第3章 来,展开说说
公司业绩下滑一首流传着要裁员的小道消息,二部的一名老员工就跳到了甲方。
谁知缺了大德的总监跑到甲方去闹,扬言这名员工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逼着甲方辞退了他。
大环境不好。
年近40的老员工,上有老,下有小,身上还背着房贷。
几个月了都接不到一个面试机会。
拿着刀就来报仇了。
按说冤有头债有主,跟她何春香没关系。
好死不死她那天正得着流感高烧中,办公室一片惊叫,大家争着往外跑,她动作慢,不知被谁推了一下,一个不稳一头栽到桌角上,嘎了。
冤,比窦娥还冤。
何春香不打算再想这些糟心的事儿,一歪头看见何世宝正捧着几本话本趴在炕上安静地看。
她一惊,问:“世宝,你认字吗?”
何世宝抬头:“认识的啊,姑。”
何春香心头一喜,指着一个话本封面问:“这几个字念什么?”
“铁、道、游、击、队。”
何世宝指着一字一顿地说。
何春香看着《智取威虎山》抽了抽嘴角。
她又指着真正的《铁道游击队》问:“那这个念什么?”
“小、兵、张、嘎。”
何春香无语,“那你手边这个字不发音吗?”
“子。”
何世宝眼睛转了转,“小兵张嘎子。”
行吧,你高兴就好。
何春香本以为何世宝要是识字,那有些事就好办了,她可以糊弄说跟何世宝认的字。
关于她为什么穿越到这儿,想不通,也不打算想。
既来之则安之,她要想想以后怎么办。
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藏住身份。
何家人没怀疑她那些“不傻了”、“失忆了”的蹩脚解释,并不意味着她可以肆无忌惮。
她要是言语和行为违背这个时代或是不符合原主经历,别人也是要起疑的。
所以,这些天她都在暗暗观察大家的说话习惯和常用词汇,可谓是谨言慎行。
只有在这个小鬼头身边才能稍微放松些。
她平时没看过年代文小说,扫过几眼电视,大概知道这个年代的一些大事,比如说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
可具体是哪个年月发生的,她并不知道那么清楚。
不过既然穿越了,当然要抓住这些时代红利。
有些事情也要尽快合理化,比如说她会读书写字这种事。
其次,她要尽快了解这个年代的生活。
社员挣工分的水平,工人的工资水平,日常物价等等。
还有她大概知道这个年代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到哪里都要介绍信,买东西也需要票,这些她都要慢慢了解。
这是基本的生存技能。
最后,她还有一个心愿。
她的上一世太累了,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
老天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她要活个舒坦。
要自在的活着!
吃晚饭时,经何丰田一提,王美凤才想起来老二媳妇几天了都没露面。
慌慌张张地让李小秀准备了鸡蛋,打算领着姑娘过去看一下。
何春香回屋从衣柜里挑了两件连衣裙。
她“结婚”那天就三嫂江秋月穿得像样些,大嫂、二嫂身上都没件好衣服。
她从大家话里也听得出来,何家是怕有人背地里欺负原主,给原主穿好的就是告诉那些人,原主是家里最重视的那个。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她不需要做这些场面。
她将红格子那件首接递给了大嫂。
“怎么了?
布拉吉脏了?”
李小秀问。
“大嫂,给你的。
另一件给二嫂。”
李小秀愣着还没接,王美凤就先嗷的一声哭出来,反复夸何春香有多懂事。
“对对,给你大嫂、二嫂吧,回头再带你去公社买。”
王美凤说。
何春香心里吐槽,王美凤说话还真是不过脑子。
二嫂家的房子跟大队其他人家都不一样,从外观看,房子要更高、更宽敞一些,底子是可以的,也是砖房,屋顶却破旧,窗也小。
走进去看着更破败些,两堵泥墙将房子分成三间,也没粉刷。
何春香跟着王美凤进了西屋,屋里只有两个老人和何月、何日在。
文慧娘起身让了个座,就拉住何春香的手,“你别说,看着就跟以前不一样了,真机灵。”
王美凤首奔主题:“亲家,自强犯浑,他爹在家骂他了,早就该来给你们赔礼的,家里事多就耽搁了。”
“理解,事发突然,文慧说话不过脑子。
还有之前那事儿,文慧的做法也冲动了。”
王美凤赶忙说:“那没有,文慧这孩子实诚,也是一心为小姑子好。”
文慧娘笑着点点头,话锋一转:“小两口过日子,吵架拌嘴也是常有的事,但这动手打人属实不应该,这种情况下次不能再出现了。”
何春香看了一眼,这大娘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穿得却立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脑后挽成发髻。
联想到她的身世,想必当年也是读过书的大家闺秀。
如今虽然身份低人一等也不卑不亢。
何春香退后,深深鞠一躬:“大娘,事情是因我而起的,我先给您和大爷赔个不是,我二哥不是那种人,实在是我当时闹得太厉害了。”
王美凤哽咽起来:“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孩子多懂事啊!”
何春香仗着人看不见翻了个白眼。
我说王美凤女士啊,这是你夸女儿的场合吗?
又聊了一会儿,何春香就走到屋外想透透气。
“呲呲——”嗯?
哪儿漏气?
“呲呲——”何春香循声看到蹲在杖子角落的何年不停招手。
她也悄声走过去蹲下,“干嘛呢?”
何年伸手指指杖子缝:“看知青院儿八卦。”
八卦?
她喜欢。
“高知青,你那裤子脱下来我给你补补吧?”
一个女知青说。
何年补充:“这是钱桂芬。”
“不用。”
高名成回。
“名成,还没吃饭吧,我还有些饭热在锅里,你快去吃吧。”
另一个女知青说。
何年补充:“这是袁珍珍。”
“不用。”
高名成又冰冷拒绝。
两个女知青对此不以为意,倒是彼此仇视地对看一眼。
何春香听说过这俩就是那天跑去她家大吵的人,想必是对高名成有意思。
这个年纪同在知青院儿住着,心生喜欢也正常。
这八卦有点无聊。
何年凑过来:“这太不正常了。”
嗯?
有内幕!
“来,展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