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时候太阳还没有落下,言蹊一下车就看见村口的那棵大树下坐着好些人,一般都是大爷大妈们吃过饭在那聊聊家常。
“哟,这是老言家孙女回来了,难怪今天没见他出来下棋。”
“张奶奶好,您吃饭没?”
“刘爷爷好,您近来身体好啊。”
“王奶奶好…”拉着行李箱走过去言蹊和每一位老人打招呼。
她小学是在村里面读的,那时言爸言妈比较忙,言外公作为小学校长也方便照顾她,还能让言蹊陪陪老人,首到上中学言蹊才去市里和爸妈住。
村里的人都很和善淳朴,门口的院子用竹子编制的篱笆围着,很多人的院子里都不会全部铺上水泥,而是划分成小块种一些平时常用的小菜,门前门后为了方便就铺一条小路,收拾的干干净净,说不出来哪里不同,但就是让人感觉不同于城里的放松舒服。
刚刚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言蹊就看见大门开着,外公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喝茶还时不时伸头看一眼门外。
言家的房子是言蹊去市里读书后才盖的没多少年,有个大院子很宽敞还用小石子铺路,一边被言外婆种上各种应季蔬菜,一边是几颗果树都是言蹊爱吃的荔枝、龙眼之类的。
言爸以前找人弄了一套石桌回来,言外公退休后有空就在树下喝茶听听新闻或者出门找老伙计下棋。
恰好言蹊走到门口就和言外公抬头对上,言外公以前精神头很好,自从言爸言妈去世后一下子就老了很多,好歹还有言蹊这个精神寄托在,不然都不知道老两口怎么办。
言蹊走进院子开口:“外公我回来了。”
言外公愣了一下拿起了腿上的报纸看起来。
言蹊笑笑假装没看见这个小老头拿反的报纸,大声喊道:“外婆我回来了。”
言外婆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孙女的声音边应边往外边走,出来看见言外公在那装模作样的看报纸瞥了他一眼。
“行了老头子还在那装,也不知道谁一大早上就跑去镇上买几袋菜回来。”
然后言外婆就朝孙女身边走,“囡囡坐车累了吧,这次回来几天啊?”
言外婆伸过手想帮她拿行李,“没事外婆我自己来就行了。”
言蹊一只手搂着外婆的手给她说着学校里有趣的事一只手提着行李,两人就有说有笑的走进客厅。
看她们没理自己,言外公轻哼了一声把报纸放到旁边的石桌上也跟着进到客厅。
就见孙女搂着老婆子撒娇,“外婆我好想你啊,你想不想我。”
言外婆帮孙女捋了下头发,“想啊,怎么…”“想什么,我看你在外面乐不思蜀了还会想我们。”
言外公说完也要坐到沙发上,却被言外婆嫌弃,“去去去你个老头子,囡囡之前都说了是有事要忙才不能回家,你别捣乱,去厨房给我看着汤。”
言外公虽然不高兴孙女很久没回家,但看着有说有笑的祖孙两人倒也没再多说什么就去厨房了。
言蹊和外婆聊了会天就听见院子里言外公喊“吃饭了。”
言蹊出来帮外公端菜,现在天热他们一般都是在院里面吃饭,言外婆种着些驱蚊的艾草薄荷什么的,也很少有蚊子。
给外公外婆打了饭言蹊坐下,“哇外婆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
最显眼的就是那一锅老母鸡汤,这可不是城里面那种饲料鸡几个月就拿出来糊弄人,言外婆养了一年的鸡,毛亮脚细,熬出来的汤色澄澈,清鲜淡雅,香味浓厚,在加上一把外婆去年晒干的鸡油菌,这味道简首了。
昨天孙女打电话说今天要回来还说想吃自己做的菜,言外婆一早上就让言外公杀鸡,柴火慢熬了几个小时,言蹊一坐下言外婆就夹了个大鸡腿放她碗里,“赶紧多吃菜,我们囡囡在外面读书都瘦了。”
“没有外婆,我这可是标准身材。”
言蹊也不想老人觉得自己在外面受苦,自己忙着吃外婆给夹的菜也不忘给两个老人夹。
“在外面好好吃饭,不要学那些小年轻玩什么节食减肥,对身体不好。”
言外公看见孙女给自己夹菜也没有再板着脸,开始和孙女说话。
言蹊了解外公的脾气,知道他是嘴硬心软。
以前村里有些孩子家里困难拿不出学费,言外公还会瞒着拿自己的工资偷偷垫上。
不过言外婆和言蹊说过自己知道这件事,家里面有多少钱她还不清楚吗。
外公外婆之间的这种感情就很像这一锅鸡汤越熬越醇厚,让言蹊也时常赞叹,这种默契是长久相处之后,彼此都明白节奏和界限。
天慢慢黑下来,树枝上挂着灯泡,暖黄的灯光映衬这温暖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