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握着滚烫的美式咖啡,指尖在牛皮文件夹边缘反复摩挲。
会议室里投影仪的蓝光映在合伙人脸上,像极了三天前那场让他坠入深渊的会议。
"很遗憾,我们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部门总监推了推金丝眼镜,声音里带着公式化的惋惜,"公司业务调整,需要缩减成本......"这句话在李明耳边循环播放了整整七十二小时。
作为金融机构里兢兢业业干了八年的"老黄牛",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裁员名单上的第一个。
首到昨天整理工位时,无意中瞥见财务总监抽屉里露出半截的银行流水单——那些数额异常的往来款项,和他经手的项目数据完全对不上。
此刻,他盯着会议桌上那份盖着红章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走廊传来高跟鞋敲击大理石的声响,行政部的同事抱着纸箱出现:"李哥,您的东西我帮您收好了。
"李明机械地起身,瞥见窗外的倾盆大雨。
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自己为了拿下一个项目,连续两周睡在公司沙发上。
那时的他还天真地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
电梯下降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班级群里弹出消息:"听说李明被裁员了?
现在金融行业真不景气啊!
"李明看着那些带着八卦意味的表情包,喉咙发紧。
就在这时,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跳了出来:"想知道你被裁的真相吗?
明早八点,人民公园茶馆见。
"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李明在雨中拦了辆出租车。
司机后视镜里的目光带着打量:"小伙子,这么晚还加班?
"他扯出个苦笑,没说话。
车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的雨珠扭曲了街景,像是他破碎的职场梦。
回到出租屋时,老式空调发出嗡嗡的声响。
李明打开电脑,调出最近经手的项目文档。
那些熟悉的数字突然变得陌生起来,某个客户的资金流向在报表里若隐若现,像一串未解的密码。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和客户的通话记录,其中一条标注着"异常":三个月前,那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曾反复询问资金到账时间,语气里带着不合常理的焦虑。
凌晨三点,李明的眼睛布满血丝。
他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那家公司的名字,跳出来的新闻让他瞳孔骤缩——三个月前,该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而他负责的项目,恰好是在那段时间完成的资金对接。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键盘上。
李明突然想起裁员当天,财务总监看他的眼神——那不是惋惜,而是警惕。
他抓起手机,拨通了前同事的号码,却只听到机械的提示音:"您拨打的电话己停机。
"第二天清晨,人民公园笼罩在薄雾中。
李明提前十分钟到达茶馆,靠窗的位置坐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
对方推来一杯龙井,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脸:"想知道你为什么被裁员吗?
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
"男人压低声音,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文件。
泛黄的纸张上,是某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李明电脑里的资料如出一辙。
"这家公司和你们机构有暗箱操作,而你,是那个可能坏了他们好事的人。
"李明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你是谁?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男人冷笑一声:"我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想不想讨回公道?
"他将文件推到李明面前,"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你有胆量,就顺着这条线查下去。
不过我得提醒你,这条路可不好走。
"离开茶馆时,阳光穿透云层。
李明捏着那叠文件,感觉它们重若千钧。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求职APP发来的推送:"XX公司招聘金融分析师,要求五年以上经验......"他看着屏幕上的招聘信息,突然想起大学老师说过的话:"危机,往往也是转机。
"站在十字路口,李明深吸一口气。
他打开手机备忘录,在"待办事项"里写下第一条:"查清裁员真相。
"车流在他身边呼啸而过,晨雾渐渐散去,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他,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