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艰难起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远站在那所刚刚落成的技校里,望着崭新的教学楼和那些高端的教学设备,心中满是感慨。

为了创办这所学校,他可没少费心思。

借助“未来教育系统”,用积分兑换了黄金等贵重物品变现,总算是解决了资金难题,可没想到,这才只是个开始。

在教室里,林远***澎湃地对着学生们喊道:“同学们,瞧瞧咱们这学校,硬件设施那可是一流的,人工智能的大门己经敞开,就等咱们一起冲进去探索,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未来肯定一片光明!”

他的声音充满***与信心,仿佛能点燃每一个人的斗志。

周野却耷拉着脑袋,一脸无奈地说:“老师,这设备是好,可这学习资料咋感觉不够用啊,而且大家基础参差不齐,学起来真的好费劲。”

他的语气里满是苦恼。

林远走过去,安慰地拍了拍周野的肩膀,说道:“别着急,我这就和大家合计合计,给大家量身打造学习方案,咱们先把基础打牢固,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叮”地响起:“检测到教学困境,己生成个性化教学策略,同时提供基础人工智能资料,助力教学开展。”

林远顿时松了口气,笑着对同学们说:“看,办法这不就来了,大家安心学习。”

课后,陆婉柔轻轻走到林远身边,温柔地说道:“林老师,有些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情绪不太稳定,我会多留意,帮他们疏导疏导。”

林远感激地看着陆婉柔,说道:“辛苦你了,陆老师,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是大事,有你帮忙,我心里踏实多了。”

林远的母亲在一旁忙碌地整理着资料,一边整理一边念叨:“儿子,看你为这学校操碎了心,我们也想多帮你分担分担,你有啥事儿尽管吩咐。”

林远感动不己,说道:“妈,您和爸能来帮忙,己经帮了大忙了,有你们在,我动力更足了。”

然而,招生的难题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林远有些喘不过气。

尽管学校设施先进,可当地居民对这所新兴技校了解太少,传统观念作祟,大家还是更青睐普通高中,招生情况那叫一个惨淡。

无奈之下,林远拨通了在教育部工作的远房表亲的电话:“表哥,学校招生实在不顺利啊,您快给我支支招,看看政策上能不能有点支持,或者宣传方面有啥好办法。”

表亲在电话那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小林啊,你可以利用职业教育扶持政策,多和当地社区、学校合作宣传,把咱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使劲儿往外推,让大家知道咱们这技校可不一般。”

林远眼前一亮,连忙说道:“表哥,你这主意太棒了,我咋就没想到呢。”

挂断电话后,林远立刻行动起来。

他开始频繁穿梭于各个社区和学校之间,举办宣讲会。

在一场社区宣讲会上,林远站在台上,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各位家长、同学们,咱们这所技校,有着一流的硬件设施,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学到实实在在的本事。

现在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孩子们从咱们学校毕业,一样能有好出路。”

可台下的家长们却交头接耳,满脸疑虑。

一位家长站起来问道:“林老师,话是这么说,可这技校真能比普通高中好?

孩子以后能有啥发展?”

林远笑着解释道:“家长,您看现在社会发展多快,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咱们学校和很多大企业都有合作意向,孩子们毕业后,就业不愁。

而且我们的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量身定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到东西。”

尽管林远费尽口舌,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大部分家长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回到学校,林远有些沮丧。

周野看到后,走过来安慰道:“老师,别灰心,说不定明天就有转机了呢。”

林远深吸一口气,说道:“嗯,我不能放弃,一定得让大家看到咱们学校的优势。”

与此同时,陆婉柔在学校里积极地为学生们做着心理辅导。

她轻声细语地对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学习是个慢慢进步的过程,有什么烦恼都可以跟老师说。”

学生感激地看着陆婉柔,说道:“谢谢老师,跟您说完,我感觉好多了。”

林远的父母也没闲着,他们在学校里帮忙打扫卫生、整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林远的父亲笑着说:“儿子,你就专心忙你的大事,这些小事交给我们。”

林远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和动力。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把学校办好。

在教学上,林远按照系统提供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认真地给学生们上课。

他发现,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新的教学方法下,逐渐有了进步。

“老师,我感觉现在学习没那么吃力了。”

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林远说。

林远欣慰地笑了,说道:“继续加油,只要大家努力,肯定都能学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招生情况依旧严峻,但林远没有放弃。

他不断优化宣讲内容,加强与社区、学校的合作。

终于,在一次与当地一所中学的合作宣传活动后,情况有了转机。

一些学生和家长被林远的热情和学校的特色所打动,开始主动咨询报名事宜。

“林老师,我们觉得你们学校挺不错的,想给孩子报名。”

一位家长说道。

林远激动地说:“感谢您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好好培养孩子。”

看着越来越多的咨询电话和报名学生,林远知道,学校正在慢慢走上正轨。

虽然前方依旧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所技校一定能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