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贞观元年。

李世民刚刚登基,趁大唐政权更替、政局不稳,颉利可汗率突厥二十万兵马直指京城长安,一路南下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京城被围。

两个月前,十八道进京勤王的召令自长安发出,八百里急召;如今,却没有一路援军到达。

李世民伫立在长安城墙上,看着城外乌央乌央的突厥大军,他面色凝重,难道真没有援军前来助他吗?

玄武门之变,他得位不正。

各路兵马还在观望当中,他们有的效忠太上皇李渊,有的是原太子李建成的人,现李世民杀兄囚父,得以继承大统,很多将领暂未表示归顺。

就在李世民陷入困境,打算倾国库清内库与突厥求和时,身旁的程咬金忽然大喊一声,“圣上,您看,我们的援军来了。”

李世民浑身一震,朝着程咬金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一队大唐兵马出现在突厥大军的后方。

黑色的旗帜上,一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唐”,一面写着“岭南”二字。

“岭南军!”李世民和程咬金异口同声,满脸惊讶。

怎么会是岭南军?

岭南到长安路程超过三千里,岭南军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无论如何,李世民都想不到,最先到达的援军会是最远的岭南军。

程咬金大喜,“圣上,连岭南军都到了,俺看其它十七路援军应该很快就会到达,到时定能打得突厥人有来无回。”

岭南王李浔:本王正好要来长安办事,顺便解个围。

李世民震惊过后,很快就再次失落,“应该没有其它援军了,连最远的岭南军都到了,其它各路兵马的踪影却未看到,他们中有的可是离长安不足三百里。”

“要到早就该到了。”

只靠一路援军,显然不够,长安城还是解不了围啊!

李世民深叹一口气,“没办法了,只能将朕见底的内库和捉襟见肘的国库送与颉利可汗,希望他能退兵吧!”

“待朕稳定了朝局,再休养生息几年,到时定找突厥报仇雪耻。”

渭水之盟,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耻辱。

即将发生。

就在此时。

突厥大军后方。

岭南王,李浔,他举起佩剑,爆喊下令,“全军出击,直捣突厥主帅位置。”

擒贼先擒王。

兵力悬殊下,要想对方退兵,擒敌主帅是唯一的办法。

八千岭南将士向突厥大军发动了进攻,直指对方中军大帐方向。

城墙上的李世民大惊,“怎么敢?他们怎么敢的?”

目测来的岭南军不足万人,他们竟敢向二十万突厥大军主动出击,不知道该说他们忠君爱国、英勇无畏,还是太过鲁莽和蠢笨。

李世民面色复杂,城墙上的守城将士目瞪口呆。

突厥大军直接懵了。

几千人就敢冲突厥二十万大阵,岭南军是想找死吗?

颉利可汗转身看向后方,眼睛眯起,“就这。”他很不屑,下令道:“左贤王,你带两万兵马前去迎击,将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岭南军彻底斩杀。”

野外作战,那是他们突厥骑兵的优势。

两万突厥骑兵,足以将几千岭南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李浔一马当先,身后是八千岭南藤甲军,面对迎上来的两万突厥骑兵,毫不畏惧。

藤甲军,刀箭难入。

三百步。

“射。”

岭南藤甲军举起连发弩,齐齐发射。

此举让对面的突厥骑兵心中一惊,那是什么玩意?

三百步距离,就射击!

能有效杀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