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通十四年(873年)春,长安城的槐花比往年开得早。黄巢站在礼部南院东墙下,盯着新贴的杏榜,手里攥着的狼毫笔杆发出细微的咯吱声。这是第三次了,"黄巢"两个字依旧像被风吹散的柳絮,死活不肯在黄麻纸上扎根。
"让让!别挡着我家公子看榜!"身后传来蛮横的呵斥。黄巢被推得踉跄两步,回头看见五个锦衣少年簇拥着位紫袍郎君。那郎君腰间玉带上镶着鹌鹑蛋大的猫眼石,日光下晃得人眼晕。
"崔三郎高中啦!"随从突然欢呼。黄巢看着杏榜最顶端的"崔胤"二字,突然想起昨夜在平康坊听到的秘闻——礼部侍郎收了博陵崔氏三十箱胡椒,据说连朱雀大街都能闻见那股辛辣味。
"这不是曹州黄大公子吗?"崔胤踱到黄巢跟前,靴子故意踩住他褪色的青布衣角,"听闻黄家盐船能从泗水排到汴河,怎么还挤在我们穷书生堆里?"随从们哄笑起来,有个獐头鼠目的凑过来低语:"贩私盐的也配考进士?"
黄巢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十二岁那年,父亲黄宗旦带着十车海盐进京打点,想给他捐个国子监生名额。那日大雪,父子俩在国子监门口等了三个时辰,最后只等到司业隔着门缝扔出一句:"贩夫走卒之子,也敢玷污圣人门庭?"
"黄兄莫恼,"崔胤突然从袖中掏出个鎏金香囊,"听闻令尊上月刚给神策军中尉献了二十船青盐?不如拿这个去求求宦官爷爷,说不定能赏你个城门郎做做。"香囊落地,黄巢闻见里面飘出的龙涎香味,混着槐花香竟催得人作呕。
是夜,曲江池畔的胡姬酒肆里,黄巢把整坛剑南烧春灌进喉咙。邻座几个新科进士正在高谈阔论:"今科最可惜的是河间刘蕡,策论写得鞭辟入里,偏在卷尾骂了田令孜......""嘘!你不要命了?"有人慌忙打断。
黄巢突然笑出声。他想起六年前初到长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