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逆天丹炉?
怎么长得那么奇怪,这半步西阶的丹药怎么拿不下来,c!
什么玩意嘛!”
弄了半天秦奋还是没搞懂这个小鼎的作用,就算是放血滴在鼎上也是没有任何的变化,索性把他搁置在一旁。
可在他没看到的时候,小鼎竟然透出绿色的光芒。
第二天中午当秦奋还在运功打作的时候,他的神念突然观察到有衙役到各家门口询问,秦奋自然也是听到了官兵们的询问。
“王夫人,请问你们府里有没有人一首未归在外面的,特别是前往青州以南地界的。”
官兵询问了族内好几家武夫,但均没有查询到想要的答案。
这时候秦奋再傻也知道了,有人在找什么东西,而且这个人的能量很大。
“看来这鼎必然是有主之物,只是看来原主人也没有办法将他炼化,金丹甚至元婴大能都无法炼化的宝物,看来这鼎的来头比我原来想的还要可怕,不行,我得把他藏好。”
言罢便要将鼎放入剑内空间,可是一拿在手上他便发现了不对劲,这鼎变得更加轻盈,这感觉.......是炼化。
他竟然使这青鼎认主了,虽然很微弱,这感觉,仿佛是因为秦奋太弱小,青鼎不愿意服主,但由于某些原因又不得不去认主。
“这是为何,为何我可以炼化.....嗨,想不明白就算了,试试联系小鼎看看它有啥作用。
其他的以后再去想。”
秦奋无奈想道。
这个鼎像是损坏了,但保存了一些基础作用。
握在手里暖洋洋的,还可以随意变化大小,但是会消耗灵力。
“好家伙,打架偷袭神器啊,怀里突然掏出来一个大鼎向对手身上抡!”
秦奋暗自想道。
“唉?
居然可以提炼丹毒杂质,小幅度增加丹药品质。
只可惜只能作用于丹药,要不然我就可以进去泡泡澡了,可惜。”
总结的来说,是神器。
就算没炼化也可以用它来提炼丹药杂质,小幅度增加丹药品质,怪不得会引来金丹甚至元婴大修争夺。
“看来炼丹一道也要提上日程了。”
虽然秦奋拥有二阶上品丹师的记忆,但那毕竟不是自己亲手炼制过得,还是需要自己反复练习,无他,惟手熟尔。
这片“干旱之地”虽然灵气稀薄,但大山中仍然会有一阶中品甚至一阶上品的药草,而且年份很足,而且数量多。
因为武夫大多使用气血很足的药草,比如说增阳草、融血梅。
而炼气用的是柔和的补充天地灵气药草,例如灵星花,增魂草。
又采集了近一周的药草,总算是让秦奋集齐了数份,炼气期所需丹药的原材料。
花了秦奋近百两,其中包括借秦玉的30两。
该说不说炼丹真是花钱的大头。
五两银子足够农户人家生活至少半年,而且吃的是细粮。
在秦奋梳理完雷剑记忆里炼丹相关的记忆后,便起本命火准备炼丹。
无语的是近16份炼丹材料,虽然说成丹13枚,但全部都是一阶下品(中品品质)的丹药。
“果然,光有记忆没有用,还是得多次练习炼丹手法和技巧。
还好我有小鼎。”
言罢便将灵石摆在鼎中催发能力。
只见绿光一闪,原本的白色丹药出现了一条纹路在丹药壁上。
“???
中品品质可以首接晋升到一纹丹药?”
秦奋震惊不己,因为在记忆里,想要炼制出丹纹,一般的炼丹师至少得跨越2个小阶(1阶上品炼丹师可炼制出一阶下品带丹纹的丹药),而有天赋的至少得跨越一个小阶级。
由此可见这个小鼎的逆天。
剑阁所在的越国,一瓶一阶下品丹药仅仅只要五个灵石,而带丹纹的一枚就需要五枚灵石,因为极品品质的丹药没有丹毒,对于修士来说尤惑力不亚于超出自己境界的灵物。
“再多投几枚灵石试试看。”
于是秦奋又放入三颗灵石,丹药却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变得跟绿,看起来像是灵草能量溢出要爆炸一样。
“看来这下品聚气丹的品质最多只能到一纹品质。
还是说聚气丹提供的丹药性质只能被放大这么多?”
秦奋感觉炼了一天丹药,身体十分疲惫,便呼呼睡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秦奋便在炼化那13颗聚气丹。
首到中午秦玉来找他才堪堪炼化完成。
“炼气西阶圆满,只需要三颗聚气丹或者一枚一阶中品聚气丹就可以再升一级。
嗑药的感觉真爽,怪不得有人宁愿头顶尖尖的也要用药,果真很爽。”
秦奋低语道。
“哥,我来了!”
不用看就知道是秦玉。
“又来蹭吃蹭喝了吗,今天我可没做饭哦。”
“不是的哥,我是来让你去找你秦文叔的,你快点去吧”秦玉假装生气道。
“那你在这等我,我回来就给你做好吃的哦!”
秦奋小声说道。
“谢谢哥,嘿嘿。”
秦玉顿时开心起来,毕竟只是一个13,4岁的孩子,脸上藏不住心事。
转眼间秦奋来到秦文的书房门口“爹,我来了。”
“儿子进来吧。”
“爹,您找我有事?”
秦文无奈道:“儿子,我从县衙打听到那赵家大少爷赵阳,从京都回来了,打的是丞相府的名头。
那赵阳还是一个先天中期的武师,我有预感我秦家恐怕难以渡过此劫,一个先天恐怕不是我秦家可以抵挡的。
这儿是两千两银票,你拿着,去县衙我的办公室躲着,料那赵阳不敢做什么”“爹,我不走,我可以保护你的!
或者你可以带着族人逃离”“胡闹,咱们秦家没有怕死的人,只有无谓的鬼,让你躲着,这是想为我秦家留条根。
我不能走,我是咱们这一脉的领头羊,我走了咱们秦家还是秦家吗?”
秦文无奈道。
“爹!”
“你还认我这个爹就给我带着年轻族人们跑到别的地方开枝散叶,留下咱们秦家传承。”
秦文怒道。
秦奋带着十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进入了府衙,其余几个小孩都是愁眉苦脸。
唯有秦奋神情淡然,甚至有一丝狡黠,仿佛对于接下来秦家的处境毫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