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瑜刚把账本和库房的东西弄清楚,公中支出大,铺子和庄子收入一般,楚瑜准备过阵子再去铺子和庄子里考察一下,楚瑜在家中的时候,母亲也曾教过她如何管理这些,所以上手还不算太难了。
两人准备好后,到青松院告知江母一声,江父如今是兵部尚书,事务太忙今日不休沐,两人也未曾见。
两人便带着浩浩荡荡的回门礼出发了。
转眼到了楚家大门口,楚父是刑部尚书,今日休沐在家等着女儿回门,楚父见两人下了马车,笑着迎了上去,眼神里满是慈爱。
江澜和楚瑜恭敬地向楚父行礼,随后跟着他进了家门。
楚家客厅里,楚母早己等候多时,看到女儿回来,眼中泛起了泪花。
楚瑜快步走上前,抱住母亲,轻声安慰着。
江澜也走上前,向楚母问安。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寒暄起来。
楚父和江澜聊起了朝堂之事,江澜对答如流,楚父不住点头,对这个女婿很是满意。
楚母则拉着楚瑜的手,问她在婆家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
楚瑜笑着说一切都好,让母亲放心。
这时,楚家的两个小辈也跑了过来,围着楚瑜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楚瑜有一个哥哥楚京一个弟弟楚瑞,大哥今年二十西成亲了,有一个三岁的孩子楚宁。
弟弟今年十岁。
楚瑜从回门礼中拿出准备好的小礼物给他们,孩子们欢呼雀跃,一家人其乐融融,笑声回荡在客厅里。
楚瑜环顾西周道“娘,大哥大嫂去哪了?”
楚母的笑容微微一滞,叹了口气道:“你大哥大嫂一早便出门了,说是要去寺庙祈福,估计要晚些才回来。”
楚瑜心中有些疑惑,大哥大嫂向来不热衷这些,怎么突然去寺庙祈福了。
江澜察觉到楚瑜的异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这时,楚家的小厮匆匆走进来,在楚父耳边低语了几句,楚父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众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楚父。
楚父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刚刚收到消息,你大哥大嫂在去寺庙的路上遭了劫匪,现在生死未卜。”
楚母惊呼一声,差点瘫倒在地,江澜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楚父立刻安排人手去寻找大哥大嫂,江澜也主动提出一同前去帮忙。
楚瑜强忍着泪水,祈求大哥大嫂一定要平安无事,一家人原本温馨的回门宴,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气氛变得沉重而紧张。
江澜带着一队人马迅速出发,沿着大哥大嫂去寺庙的路仔细搜寻。
与此同时,楚家上下人心惶惶,楚瑜在客厅里坐立不安,每过一刻都觉得煎熬。
几个时辰后,外出搜寻的人陆续回来,却都没有带回好消息。
楚瑜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心中满是担忧与自责。
就在大家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家丁匆忙跑来,说在一处废弃的山谷里发现了大哥大嫂的马车。
众人立刻赶过去,只见马车翻倒在地,周边一片狼藉。
江澜仔细查看,发现地上有打斗的痕迹和血迹。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众人循声找去,发现了受伤的大哥大嫂。
原来他们拼死抵抗劫匪,才撑到现在。
楚瑜哭着扑到大哥大嫂身边,江澜赶紧安排人将他们抬回楚家救治。
经过一番努力,大哥大嫂脱离了生命危险,楚家上下这才松了一口气。
待大哥醒后才知道是大嫂娘家的人因眼红大嫂的娘亲留下财产,勾结了劫匪想要谋财害命。
楚父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立刻命人将大嫂娘家相关人等抓了起来,交由刑部严惩。
大嫂经过这件事,也对娘家人彻底失望,楚瑜安慰她这不是她的错,让她好好休息,剩下的事交给官府。
江澜和楚瑜经历了这次回门的波折,回家后,楚瑜更加用心地管理家中事务,便打算去铺子里瞧瞧,刚到的第一家铺子是卖布的,一进去便看见三三两两的客人在挑选布匹,屋内灯光有些昏暗,有时需要把布匹拿到门外来看,很不方便。
当即楚瑜决定先把铺子的布局改了,回去后便画了铺子的基本结构,还做了一下改造,但拿不准注意,便决定晚上画好后便拿去给澜哥哥过目,“怎么样,我画的还不错吧”,江澜看了一下图纸,面色惊喜,刮一下她的鼻子笑到“不错,娘子真厉害,布局,装修都想到了。”
楚瑜又说了一些自己对铺子的看法,江澜点点头赞同道“辛苦瑜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