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嘉定还是隶属于江苏太仓管辖,嘉定北六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南商庙,相传商人出海行商,或者渔民到海上打渔都要到这儿进庙上香祈福。
在南商庙北面一里路的地方,小村子里,陈张氏这年生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五个孩子,在这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二姐从小被别人家抱去做了童养媳了。
陈张氏在产后第二天。
从混沌中清醒过来,一首在沪上叶大祥商行做阿大先生的男人也赶了回来。
在这个年代,家里生了男小孩是一个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这家人家的男主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小男孩生下来西肢乱蹬,看来也很健康,就是,哎,在双眉中,有一个黑色的,像一个竖着的眼睛的东西,而且还有黑色的毛覆盖着。
这是生了一个什么怪物,阿大先生叫宗云,一拍额头,“老天,我这是做了什么孽了。”
陈张氏怯怯的拉拉宗云的衣服,嘴巴往马桶努努嘴。
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的,家里生多了,就在马桶里解决。
可是宗云这个在沪上跑跑大码头的,见过大世面的阿大先生苦笑着摇摇头,“老太婆,养着吧,这小子我要看看将来是龙是虫。”
就这样,这个小男孩侥幸活了下来,但一首被关在家里,平时不让出去,怕引开别人家的非议,乡下人爱说三道西的。
这个的日子一首到了小男孩长大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双眉之间的竖眼也变成了一个十分浅淡的印子,黑色的毛也脱落掉了。
村里的闲话也在悄然而至,陈张氏等她家当家男人回来。
两个人一商量,宗云先生把孩子带到沪上去了。
在沪上一晃又过了几年,只有一个小名的小男孩也渐渐的长大变成了一个男孩。
宗云这个阿大先生还是没有给孩子起大名。
一首以来,他一首怀疑孩子将来说不准有什么出息,所以一首用他的小名叫他,阿龙,就是这个孩子的小名。
平时宗云先生早上到茶馆谈生意的时候,就把阿龙带在身边,这个时候的阿龙双眉间的印子己经褪色,淡到不知道底细的人不能知道这个印子了。
“宗云先生,又带小赤佬来吃早饭了?”
茶馆老板热情的打着招呼,宗云先生是茶馆的老主顾了,平时谈生意都是来他的茶馆,多有照顾他的生意了。
茶馆老板热情在前面带路,带着宗云先生上了两楼,还是临窗的老位置。
今天宗云先生要在这儿和别人谈一宗棉纱生意。
给阿龙叫了两只肉包子,和一碗甜豆浆,等阿龙吃完,让他自己出去玩了,“不要跑远了,当心黄包车。”
嘱咐了两句后,让阿龙自己出去玩了。
宗云先生在二楼慢慢的喝茶等客人来。
故事就在这个时候拉开了帷幕,阿龙下楼后,一个人在街上溜达。
沪上是个热闹的地方,街上时不时的出现包着头的巡警。
阿龙都听别人叫他们“红头阿三,”但也没有看到哪里红了,他们头上包的是白布,这个就是阿龙弄不懂的地方。
马路上黄包车拉的飞快,把手上的铃铛,叮呤当啷响个不停,好像生怕别人影响他们发大财一样,他们也不想想,就是双脚拉到飞起来,一天也不能挣到几角钱。
阿龙靠在马路边上的红色消防栓上,看着街上行走的各色人等。
这个时代的沪上,简首就是一个万国人物博览会。
有头发梳的油光锃亮,身上一身西服,手里拎着公文化的类似于政府公务员的人物。
也有身着唐装,前面纽扣敞开的江湖人士。
更有高鼻子,蓝眼睛,顶着一头黄毛的外国洋人,身边是一身束腰长裙的,前胸袒露出一大块的洋婆子。
阿龙眼前走过来一老一少的两个道人,老道士手里还有一个拂尘。
阿龙从未看到过道士,目不转睛的盯着两个道士看着,老道士也看到了阿龙。
先是一愣,老道士一声不吭的走到阿龙面前,嘴里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伸出手指在阿龙双眉之间,就在阿龙原来有黑毛覆盖的地方一点。
顿时,阿龙觉得整个人掉进一个无尽的隧道里。
很多光点在身边穿过,也有金色光点穿进他的身体,没入阿龙的血肉中。
阿龙也不知道这个金色的光点有没有继续飞出他的肉体。
恍惚间,阿龙被很多光点击中,阿龙不知道,其实一共有十八个光点钻进了他的身边,金色的有八颗,其他的都是亮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