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嫁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其实被家里说给深山里的猎户,于归心里是没有太多抵触的。

无他,不过是因为家里田地不多,实在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从小到大她就没吃过一顿饱饭,爹娘总是愁眉苦脸,大哥、二哥都长的精瘦,而她的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靠这爹娘两个人,能拉扯他们长大己经不容易了。

阿娘不过40岁的年纪,却跟老翁一样的,两鬓头发己经花白。

于归不但没有怨恨,其实还有些感激,毕竟家里再穷也没想过卖孩子,听说隔壁小翠己经被打死了,离她卖出去不过两年,卖身银子也不过让家里多添了一亩田。

爹娘再难也没想过卖他们,只是世道太难了,听村里老人说,当今圣上己经很是贤明,税赋都不重,好歹努力种田家里都能有口吃食,他们年轻那会儿,这位还未即位,那才叫一个人间地狱。

坐在去猎户家的牛车上,看着阿娘朦胧的泪眼,于归才惊觉从今日开始她就是别人家人了,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恐慌来,长这么大还未离开家半日,陡然离开自己亲人,还是会害怕、会胆怯,泪意充满了双眼,阿娘忍不住小跑追上牛车,撕心裂肺:“于归,于归,嫁过去了好好过日子,要活着,要努力活着啊。”

阿爹站在门口,猛吸一口旱烟,然后悠悠的吐出一个圈儿来,说是烟,不过是山上找的一种野草罢了,穷人家是连烟也抽不起来的。

大哥跟二哥小跑过来扶着阿娘,弟弟妹妹在后面追着抹泪:“阿姐,阿姐,你要回来看我们啊,你要回来看我们啊。”

穷人家嫁女并无那些讲究,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于归的聘礼有五两,还未踹热,就得拿出去当作大嫂的聘礼,大嫂是隔壁村的人,她家里开口要五两银子,回两床棉花被。

于归爹娘本不想答应,可听说这闺女在家实在勤快,一个人顾着家里三亩地还照看着家里的老人小孩——她家爹娘身子不好,还有个弟弟,全靠她一人拉扯。

也正是这缘故,多少说亲的她家都没同意——她要是走了,一家老小都得上吊去。

现如今小儿子也十五了,能扛起事儿了,她家姑娘己经被留到二十了,实打实的老姑娘,再不放出去就嫁不出去了。

要五两银子也并不是不疼姑娘,只是小儿子大了,也得琢磨小儿子的婚事。

媒人也将这情况照实给家里说了:“这是那姑娘交代的,说是一定要说清楚,不能骗人,如今村里嫁娶能出一两银子的己经是顶好的人家,他们也不是故意为难,只是家里确实是这么个情况,她也得为家里着想。

不过她也说了,以后嫁人了,当以小家为重,她娘家那边,只要不是生死大事,她也不会大管的,这事儿她爹娘弟弟都是同意的。

两老的养老弟弟就负责了,她那弟弟也是勤快的,并不是那等好吃懒做的主,也是在心疼姐姐为着这个家耽误了这些年,说是成亲了就不好麻烦自家姐姐了,就盼着她姐能正常过上日子。”

于老爹召集于归兄妹几个都把话说透了,毕竟五两银子对于一般人家来说不是小数,给了这个,下面还有2个,不把话说透,以后家里兄弟容易闹矛盾。

“这事儿我看算了,我这娶一个花五两,以后老二、老西娶妻怎么也得不低于这个数,咱家也不是大户人家,实在拿不出来。”

二哥看着大哥:“哥,你都二十二三了,你看咱村儿有几个二十岁还未成亲的,狗娃子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要我说,这大嫂爹娘也找人细细打探过,是个勤快的,这娶妻娶贤,一家人把日子过好怎么都成。

我这儿你就甭操心,有合适的就娶,没合适的不娶,再说了,如果我媳妇儿因为大嫂的聘礼有意见,咱不娶也罢。”

西弟跟五妹妹眨巴着眼睛看着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是娘三十五岁上头生的龙凤胎,还不明白娶亲是啥意思。

“于归,你的意见呢?”

阿娘看着于归,家里虽然穷,但是一向都是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她是女娃就特殊对待,所以生下来恰逢村里来了个老秀才,还专门花了1文钱给她起了这名字。

“我的意思是娶,一来大哥年纪大了耽误不得;二来看未来大嫂的性子,是个有担当的,过来了能帮娘分担分担。

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成。”

于老爹的烟袋在灶门上磕的砰砰响:“那就这么定了,咱娶。”

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为了他爹娘治病,去年才还清了欠债的,别人家姑娘一听说家里这情况,摇头就走,这也是好不容易寻摸到的。

回忆完毕,于归紧紧抱住身上的包裹,里面有阿娘给她的一个红布盖头,还有找人扯的一身红布衣裳,让她到了地方换上。

那包裹硌得于归生疼,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那猎户并未来接亲,听说是为了赚娶媳妇儿的银子,到深山打猎踩中了别人的陷阱,如今还在家里养伤,本应该是养好伤再来的, 但伤筋动骨一百天,等他好了都得到年关了,那时候大雪封山路不好走,故还是按照约定的日子来了,只是来的人是他弟弟,也是于归未来的小叔子,看着只有十一二岁大。

“大嫂,你别担心,我大哥人挺好的。

我跟大哥都在打猎,肯定不会让你饿肚子的,就是家里还有个小妹,去了之后还劳烦您照看。”

说话的男孩穿着一双草鞋,一身打了补丁的短打,说话的间隙露出缺了一个的门牙,声音粗噶,说完后从车辕上扯下一个竹筒子递给于归。

“我们家离这儿得走一整天,我带了干粮和水,大嫂你吃点儿。”

于归己经十五岁,让这么个小孩子照顾还是有些不习惯,“我不饿也不渴,你吃。”

声似蚊蝇,于归不确定他听到没,只是说完后他把手收了回去,于归默默的啃起干粮。

眼看着牛车距离村庄越来越远,于归心里突然茫然起来,从小到大除了上两次集市外,她还是第一次离开村子,原来的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喂鸡、煮饭、带弟弟妹妹、洗衣扫地的农活,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离开家了怎么办,反而因为小翠的事儿,更加积极的帮着家里,害怕哪日吃不饱饭爹娘也把她卖出去,毕竟村里这么做的人不少。

现在她长大了,嫁人了,她也并不知道怎么做人家的媳妇。

村里接来的新嫂子不少,可都很少出来串门,有时候走在村道上,会听到那些娶了媳妇的人家家里传来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的声音。

或许这就是女孩长大的归宿?

于归抱紧了包裹,这是她如今唯一的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