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从御花园离开后,陈轩满脑子都是林婉儿那楚楚可怜又带着几分倔强的模样。

可太后宣召,他不敢耽搁,加快脚步往慈宁宫走去。

一路上,他不断调整情绪,让自己从儿女情长中暂时抽离,准备应对太后那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踏入慈宁宫,陈轩便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太后端坐在主位上,一身深紫色绣着福寿图案的宫服,头戴凤冠,虽己年过半百,但眼神犀利,不怒自威。

“皇儿,你可算来了。”

太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哀家听说你近日在朝中推行新政,可有此事?”

陈轩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回禀母后,确有此事。

如今朝中***丛生,百姓生活困苦,儿臣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坐视不理,推行新政也是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

太后微微皱眉,目光如炬地盯着陈轩:“新政虽好,可也要顾及各方利益。

你贸然行事,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朝中大臣们都颇有怨言,哀家也收到不少弹劾你的折子。”

陈轩心中一紧,他知道推行新政定会遭遇阻力,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太后知晓,还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对声浪。

他定了定神,诚恳地说道:“母后,儿臣明白推行新政会有阻力,但这些阻力比起国家的未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儿臣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我大清繁荣昌盛。

那些弹劾儿臣的折子,儿臣愿一一过目,向母后解释清楚。”

太后看着陈轩坚定的眼神,沉默片刻后说道:“哀家也知道你是为了国家好,但你行事不能太莽撞。

这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要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平衡各方势力。”

陈轩心中明白,太后这是在提醒他要谨慎行事,不能操之过急。

他连忙应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定会三思而后行。”

从慈宁宫出来,陈轩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深知,推行新政的道路将会无比艰难,不仅要面对朝中权臣的反对,还要安抚太后和其他保守势力。

但他没有退缩的打算,心中的信念反而更加坚定。

回到养心殿,陈轩刚坐下,小太监便匆匆来报:“皇上,慧妃娘娘求见。”

陈轩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慧妃刚来过不久,又来所为何事?

他摆了摆手,说道:“宣她进来。”

慧妃走进殿内,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她行礼后,急忙说道:“皇上,大事不好了。

臣妾刚刚得到消息,朝中几位大臣联合起来,准备在明日早朝上弹劾您推行新政之事,他们言辞激烈,态度坚决,恐怕来者不善。”

陈轩心中一惊,没想到反对势力行动如此迅速。

他看着慧妃,问道:“爱妃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慧妃犹豫了一下,说道:“臣妾娘家与其中一位大臣有些往来,偶然间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臣妾心系皇上,不敢隐瞒,特来告知皇上。”

陈轩心中对慧妃的话半信半疑,他知道慧妃背后的势力与朝中局势错综复杂,她突然来通风报信,不知是何用意。

但不管怎样,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他微微点头,说道:“爱妃有心了,朕记下了。”

慧妃走后,陈轩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明日早朝将是一场硬仗,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他唤来贴身太监,吩咐道:“去把朕信任的几位大臣悄悄请来,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不一会儿,几位大臣来到了养心殿。

陈轩将明日早朝可能面临的情况告诉了他们,众人听后,皆是义愤填膺。

“皇上,这些人简首是胡作非为,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顾国家的未来。”

一位大臣气愤地说道。

陈轩看着众人,说道:“朕知道大家都忠心耿耿,但此事不能意气用事。

我们要想好应对之策,既要反驳他们的弹劾,又不能激化矛盾。”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出谋划策。

经过一番商讨,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应对方案。

陈轩看着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在这艰难的时刻,还有这些忠心的大臣支持着他。

夜深了,养心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陈轩坐在桌前,反复思考着明日早朝的每一个细节。

他深知,这将是他穿越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只要自己坚定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为这个朝代带来新的生机。

而在这纷乱的局势中,他也越发思念林婉儿那温柔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仿佛只有想到她,自己才能在这无尽的权谋斗争中找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