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追忆童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小时候常常听母亲说因为她爱好自由,于是出生后给她取名叫海燕,说名字就像海边的燕子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海边飞翔,以此来寄寓爱女可以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当然在村子里他们都叫我:燕儿 这个耳熟能详的小名时常能勾起儿时父母给我的爱。

她出生在1990年9月6日,母亲说生她的时候,遭受了很大的苦难,她出生时大概是晚上的 22:00 那时候家境贫苦,母亲并没有去医院生产,而是自行在家生下了我。

我的母亲是一个性格极具坚强勇敢的女性,虽然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才读到小学 二年级,所以她并不识几个字,除了乘法口诀她滚瓜烂熟,她可以说是“文盲”,但不可否认的是母亲非常聪慧能干勤劳善良,心态永远都是积极阳光乐观,这点我倒是遗传了母亲。

我是家里排行老大,在我4岁时,母亲又生下了弟弟,后来计生办的人要求父亲去办理了结扎手术,于是我们家就是姐弟两人。

依稀记得小时候计划生育政策非常严苛,计生工作人员跑家里来把她家里的唯一一头水牛牵走,猪仔也从猪圈里赶出来拉走,当时的境况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鸡飞狗跳。

记得村里有的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甚至要和计生办工作人员玩捉迷藏,来了就赶紧躲起来。

等村民通风报信“上匪”们走了,老百姓才敢回家。

在当时的年代如果被逮住己经怀孕的孕妇,如果是超生将要面临的就是强行拉去引产,把己经成型的胎儿打掉这在今天的她看来这是对妇女的一种“酷刑”,她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伤痛还有心理上丧子的悲痛。

今天如果我和那些70后的人聊天我说我的小时候童年,她他们会很惊讶说你们90后的娃也经历过那种苦日子吗?

前几天去一个餐馆偶遇了几个年长我很多的长辈,突然聊起这个话题。

我说我小时候吃米饭都是幸福,因为家里都是土豆和面条。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种了好多烤烟,年幼的我帮父母去地里摘烟叶,回家后帮父母递烟叶,父母负责把烟叶一张一张的用毛线绑起在一根根竹竿上,然后再拿去烘棚里烘烤,忙完了特别想吃碗米饭,结果又是一顿土豆煮面条。

我和弟弟说:我们不想吃面条要吃米饭。

在物质充沛大家都能吃饱饭的新时代,在种植农业都机械化的今天,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新时代孩子们的一种“福”。

虽然人们物质好像满足了,但人的精神粮食变得匮乏,孩子们眼里看不见“光”,看不见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科技不断进步,人们过度依赖科技解决问题的今天,人们懒得思考了,慢慢形成了“拿来就用”。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要保留原有的提问精神,照抄照搬“拿来文化”还是不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