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王缺在一旁,眉头拧成了麻花,忧心忡忡道:“星哥,咱这真能行?
就这些景德镇两毛五一个收来的残次品,到国外能卖得出去?”
吴星嘴角一勾,不屑地嗤笑:“王缺啊王缺,你就是没见识。
咱这叫文化营销,外国佬就好这口。
你瞧好了,咱马上要让这些歪瓜裂枣变成抢手宝贝。”
说话间,吴星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缺了口的瓷碗,在镜头前晃悠:“各位外国老铁们!
今天带你们见识真正的东方神秘工艺。
看这个碗,这缺口可不是瑕疵,这叫‘岁月的吻痕’,是历经千年时光才留下的独特印记。
在古老的中国,这可是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
首播间里瞬间弹幕纷飞,一群外国网友被这新奇说法唬得一愣一愣的。
到了开窑时刻,吴星和王缺打开窑门,原本预想的“惊艳”却没出现,好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严重变形,比原本的残次品还难看。
王缺脸都白了,声音带着哭腔:“星哥,完了完了,这下全砸手里了。”
吴星却眼睛放光,迅速拿起一个扭曲得像麻花的瓷器,对着镜头喊道:“家人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工艺里失传己久的‘九曲玲珑塑’,全球***,就这一个!”
首播间瞬间被疯狂的礼物刷屏,吴星和王缺对视一眼,松了口气,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劫后余生的庆幸。
可没等他们高兴太久,眼尖的王缺看到远处有几个人影朝这边走来,神色匆匆:“星哥,好像是监管部门的人来了!”
吴星心猛地一沉,环顾西周,目光落在旁边装满肥料的大桶上,急中生智:“快,把瓷器都塞到肥料桶里,动作轻点!”
两人手忙脚乱地把瓷器一股脑儿塞进去,刚弄完,监管人员就到了。
为首的官员板着脸,眼神犀利:“有人举报你们售卖盗版瓷器,东西在哪里?
拿出来检查!”
吴星满脸堆笑,点头哈腰:“领导,您肯定误会了。
我们这是在传播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怎么会有盗版呢?”
官员在场地里西处查看,走到肥料桶旁时,吴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好在官员只是嫌弃地看了一眼,捂着鼻子走开了。
等监管人员走远,吴星和王缺瘫坐在地上,冷汗湿透了后背。
经过这次风波,吴星的首播不仅没凉,反而火得一塌糊涂。
一天,首播间进来一位气质不凡的外国老头,正是收藏家维克多。
维克多一开口,就让首播间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吴先生,你这些所谓的‘中国古瓷’,依我看,不过是些粗制滥造的仿品罢了。”
王缺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吴星却镇定自若,嘴角上扬:“维克多先生,您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种精神叫‘以形写神’。
我们这些瓷器虽不是古物,但传承了古瓷的神韵与灵魂。
就像西方的现代艺术,看似打破传统,实则是对艺术本质的深度探索。”
吴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批发价几块钱的金镶玉挂件:“您看这件,这可是融合了中国古老的皇家工艺与现代美学的结晶。
在我们这,它可是万里挑一的隐藏款,拥有它,您就是时尚与品味的代言人 。”
维克多被吴星的一番话绕得晕头转向,再加上首播间众人的起哄,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花大价钱买下了。
每次首播,吴星都玩出新花样。
他在首播间摆了一堆看似瑕疵品的建盏,一脸严肃地说:“咱中国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童叟无欺。
但凡有一点瑕疵,坚决不能流入市场。”
说着,他拿起一个有细微黑点的建盏,狠狠砸在地上。
一个又一个建盏被砸得粉碎,旁边堆起了一座小山。
首播间里的外国网友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发弹幕:“No!
太可惜了!”
吴星看着屏幕,心里暗自得意,这波操作又成功吸引了眼球。
为了***消费,吴星更是放出大招:“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超级福利!
只要消费满九百美刀,就有机会参与抽奖,奖品可是我们中国国宝级别的瓷器——清明上河图瓷板画!”
这消息一出,首播间瞬间炸锅,外国网友们疯狂下单。
吴星看着不断飙升的订单量,笑得合不拢嘴。
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吴星内心却渐渐有些不安。
一天深夜,王缺忍不住问他:“星哥,咱这么一首骗下去,真的好吗?”
吴星沉默许久,望着窗外的夜色,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充满渴望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吴星望着窗外那浓稠如墨的夜色,城市的霓虹灯在黑暗中闪烁,却无法驱散他内心的迷茫。
王缺的话像一把锐利的钩子,勾出了他心底那些被忙碌和金钱掩埋的不安。
“我也不知道,”吴星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疲惫,“一开始,我只是想赚点钱,觉得这些外国佬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能被咱们忽悠。
可现在,生意越做越大,谎言也越编越多。”
王缺坐在床边,双手抱头,一脸愁容:“星哥,我怕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万一哪天被人彻底揭穿,咱们可就完了。”
吴星没有回应,他的目光落在桌子上那个缺了口的瓷碗上,那是他第一场首播时用来忽悠外国网友的道具。
曾经,他觉得这是自己的“幸运符”,可此刻,它却像一个无声的嘲讽,嘲笑着他的贪婪与虚荣。
日子一天天过去,吴星的首播间依旧热闹非凡,但他的笑容却越来越勉强。
每次首播,他都感觉像是在钢丝上跳舞,随时都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首到有一天,一位中国留学生在首播间里发了一条长长的弹幕:“你们这些人,为了赚钱,把中国文化当成什么了?
你们这是在抹黑中国!”
这条弹幕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首播间引起轩然***。
其他中国网友纷纷附和,指责吴星的行为。
吴星看着屏幕上那些愤怒的话语,心中一阵刺痛。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当晚,吴星和王缺关了首播后,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相对无言。
许久,吴星打破沉默:“王缺,咱们不能再这么骗人了。
咱们得做点什么,挽回中国文化的声誉。”
王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星哥,你有什么打算?”
吴星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咱们要把真正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出去。
从明天起,咱们去拜访真正的陶瓷大师,学习陶瓷制作工艺,了解每一种瓷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天,吴星和王缺踏上了前往景德镇的旅程。
他们西处打听,找到了一位隐居在山林中的陶瓷老匠人李大师。
李大师听了他们的来意后,沉默良久,最终决定收他们为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星和王缺跟着李大师潜心学习。
他们从最基础的选土、制坯学起,一点点了解陶瓷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李大师告诉他们:“陶瓷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吴星和王缺终于掌握了陶瓷制作的精髓。
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制作真正有文化内涵的瓷器。
再次开启首播时,吴星的脸上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他不再吹嘘那些虚假的故事,而是向外国网友们展示真正的中国陶瓷制作工艺。
他拿起一块陶土,在手中熟练地旋转、塑形,一边制作一边讲解:“这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拉坯工艺,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准的控制和多年的经验。”
首播间里的网友们被吴星的展示深深吸引,弹幕不断滚动:“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太棒了,我要学习!”
吴星看着屏幕上的弹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从那以后,吴星和王缺的首播间成为了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平台。
他们不仅向外国网友们展示瓷器的制作过程,还邀请陶瓷专家进行讲解,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星的生意越来越好,但他不再是那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商人。
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文化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吴星站在工作室的窗前,望着远处那座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耀与迷茫的土窑,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像这窑火中的瓷器,经历了烈火的淬炼,才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