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汴京晨钟
皇宫大内,文德殿中,宋仁宗赵祯身着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面容略显疲惫却目光坚定。
御案上的奏章堆积如山,他逐份审阅,时而皱眉,时而沉思。
此时,参知政事范仲淹入殿觐见。
他步伐沉稳,行礼后,仁宗赐座。
“范爱卿,朕观近日奏章,多为民生之事,如那黄河水患,又有地方赋税不均,爱卿有何良策?”
仁宗语气温和却透着忧虑。
范仲淹起身,拱手道:“陛下,黄河水患多年,臣以为当召集能工巧匠,重新勘察河道,加固堤坝。
可命京东路、京西路转运使筹措物资,征调民夫,且需有专人监管,以防贪腐。
至于赋税不均,可推行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按亩收税,使赋税公平合理。”
仁宗微微点头:“范爱卿所言甚是,然此举耗费巨大,且触动诸多权贵利益,恐有阻力。”
范仲淹神色毅然:“陛下,若要大宋长治久安,民生之事不可轻忽。
虽有阻力,但陛下圣明,只要下定决心,臣等愿为陛下分忧,不惧权贵。”
仁宗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好,朕便依爱卿所言,爱卿可着手筹备此事。”
范仲淹推行新政之议传出,朝堂上下顿时议论纷纷。
枢密使夏竦听闻,心中暗恨。
他与范仲淹素来政见不合,且担心新政一旦成功,自己权势受损。
一日,在朝会上,夏竦出列奏道:“陛下,范仲淹所提新政,虽看似利民,然操之过急。
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易引发地方骚乱。
且征调民夫治河,恐耽误农时,影响秋收。
臣以为当谨慎行事。”
范仲淹见状,连忙反驳:“夏枢密此言差矣。
黄河水患不除,一旦决堤,万千百姓将流离失所。
赋税不均,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臣等己详细规划,定不会引发骚乱,亦会妥善安排民夫,不耽误农事。”
朝堂之上,众臣分成两派,争执不休。
仁宗坐在御座上,听着群臣争论,心中权衡利弊。
他深知新政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可若因困难而不做,大宋又将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这时,宰相吕夷简开口道:“陛下,臣以为不妨先选一地试行新政,若成效显著,再推广全国。
如此可减少风险,亦能平息朝堂争议。”
仁宗思索片刻,点头道:“吕相之言有理。
范爱卿,便依此议,先选京东路试行治河与方田均税之事,爱卿需精心筹划,莫要辜负朕之期望。”
范仲淹领命:“臣遵旨,定当全力以赴。
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外,江湖亦是暗流涌动。
东京城中,有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地方,乃是江湖人士汇聚之所。
这日,一位年轻剑客陆尘走进客栈。
他身着一袭青衫,背负长剑,面容冷峻。
客栈内,形形***的人穿梭其中。
有彪形大汉在角落喝酒划拳,有身着夜行衣的神秘人独坐一桌,眼神警惕。
陆尘找了个空位坐下,小二连忙过来招呼:“客官,要点啥?”
陆尘道:“来一壶酒,二斤牛肉。”
小二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
这时,旁边一桌传来争吵声。
原来是一位老者与几个无赖发生了争执。
老者似是一位落魄书生,被无赖们嘲笑戏弄。
陆尘皱了皱眉,正欲起身,突然一个娇柔的声音传来:“住手!”
众人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粉色罗裙的女子走来,她是江湖中颇有名气的侠女林婉。
林婉走到老者面前,对无赖们说道:“你们几个,欺负一位老者,算什么英雄好汉?”
无赖们见林婉是个女子,便起了轻薄之心:“小娘子,莫要多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林婉冷笑一声,身形一闪,瞬间出手。
只见她手法凌厉,几个无赖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打倒在地。
老者连忙道谢:“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林婉微笑道:“老人家客气了,这等恶人,就该教训。”
陆尘在一旁看着,心中对林婉的侠义之举颇为赞赏。
他向林婉抱拳行礼:“姑娘好身手,在下陆尘,佩服。”
林婉回礼:“陆公子过奖了,小女子只是看不惯这等恶行罢了。”
就在此时,客栈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群黑衣人疾驰而来,似乎在追寻着什么人。
江湖的风云,也渐渐与朝堂的局势有了微妙的联系,而这一切,只是大宋风云变幻的开端。
我们的故事 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