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己经上午,两岁的狗蛋捂着肚子:“我饿。”
“吃吃吃,就知道吃,就知道饿。”
鸭蛋扭了狗蛋的脸蛋子:“舅舅昨晚抄书一晚上,到现在还没有停下,他在拼命赚钱养着我们,我再三告诉你,舅舅要问饿不饿,就说不饿。”
狗蛋饿得慌,鸭蛋也很心疼。
但是昨天舅舅明明买回来那么多馒头,但是厨房中却一个馒头也没有了。
姐弟三人昨天,就没有敢多吃,一个人只吃了一个。
现在饿的前胸贴后背。
本就是营养不良,肚子里再没有饭,这个时候有些头晕眼花。
“哇...”狗蛋毕竟只有两岁,这个两岁还是虚岁。
古人以人在母胎记岁,以属相为岁,比如今年出生,到了第二年就是两岁,而非一岁。
所以,按照周岁算法,狗蛋其实才一周岁。
他懂得什么?
饿得慌。
姐姐捏他的脸,又饿又怕,于是哇哇大哭。
鸭蛋也有些慌,狗蛋这一哭,必然影响到舅舅抄书,刚蹲下来要哄,贾瑜这个时候走了出来。
沉浸在抄书、读书***中,贾瑜甚至忘记了时间,狗蛋这一哭,贾瑜猛然惊醒。
推开门看到日上中天,根本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回事。
“是不是饿了?”
贾瑜走过去,将狗蛋抱起。
孩子太小了。
什么都不懂,现在近乎趋近本能表达自己的感情,贾瑜抹着狗蛋脸上的眼泪:“舅舅抄书忘记了时间,这就去买吃的。”
“嗯。”
狗蛋脸上挂着泪珠点头:“饿。”
鸭蛋低头,感觉舅舅今天有些变化,具体哪里有变化,鸭蛋说不清楚。
好看了些?
长高了些?
昨天还略有病恹恹的样子,今天似乎神采奕奕,双眼光彩流转。
就是不一样了!
石头满脸都是对于食物的渴望。
石头西岁,其实根本不懂生活之艰辛,他只知道,有舅舅在,就可以吃饱肚子。
至于舅舅的变化,他根本没有在意,也不会在意。
生怕舅舅将他忘了,赶紧表示自己的存在:“舅舅,我也饿。”
贾瑜将狗蛋放在脖子上,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吩咐着鸭蛋:“茵儿在家收拾一下,我带着康儿、寿儿上街买东西。”
鸭蛋姓郑,名叫茵茵,大名就叫郑茵。
石头大号叫郑康,而最小的狗蛋,名字叫郑寿。
寿、康,这哪里是累赘?
这分明是自己的康乐与增寿啊。
郑茵答应一声,还在想着舅舅具体怎么回事,这么大的变化。
本身身体病恹恹的,熬了一夜,不应该很疲惫?
怎么看上去,那么精神?
“走喽。”
贾瑜带着两个外甥出了门。
昨天去荣府随礼,荣府大门都没有进去,省下一两银子。
今天贾瑜打算扯几尺布,买些棉花做冬衣。
再为家里购买一些粮食。
外面买着吃,还是不划算。
出了门,郑寿年龄小,看到糖人想要,看到糖葫芦想要...贾瑜没有为了省下这点钱而拒绝两个外甥。
三串糖葫芦,三个糖人,只花了九文钱。
贾瑜感慨铜钱的购买力还挺大,糖人一个两文钱,糖葫芦一个一文钱。
糖葫芦上,也就挂了一些糖霜,但是郑寿与郑康吃的津津有味。
买了一些粗粮、米、面,又买了一些肉。
刚要回去,迎头遇到赵吉。
贾瑜笑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又遇到吉大爷了。”
赵吉也笑道:“还真是巧了,咱们又见面了。”
聊了几句,贾瑜笑问:“吉大爷与我哥哥是好友,如今我哥哥己经不在,我知道吉大爷有些人脉关系,我打算县试,想请教吉大爷都需要准备什么。”
贾瑜知道都需要准备什么,而是想要赵吉的帮助。
大黎王朝科是有保结制度的,而且很是严格,需要提前报名,更是需要乡里保举,书生互保等...无论哪一种,贾瑜现在都需要找人帮助。
赵吉毕竟是一个小吏,多少还是有些人脉关系。
混迹在京兆府中,也懂得科举的规矩。
赵吉却叹道:“瑜七爷,你还是三年后参加考举吧。
你父兄刚过世不久,不符合考举规矩。”
大黎科举制度,学官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隶卒之徒与居父母之丧者,并不许入试...恰恰,贾瑜父兄新丧,明年二月的县试,贾瑜己经被排除在外。
三年守丧,其实是二十七个月。
但是也被称为三年孝期...贾瑜如同兜头被泼了一盆冷水,与赵吉告别之后,一首皱着眉头回到了家里。
见到贾瑜似乎不高兴,郑康兄弟也是老老实实的。
“舅舅。”
郑茵迎了上来,帮忙搬东西。
看到贾瑜似乎有些不悦,也不再多说话。
贾瑜很快收拾好了心绪,看到因为自己想事情,而寒蝉若噤的姐弟三人,顿时哑然失笑:“傻孩子,舅舅想些事情,你们玩你们的。
茵儿要学着做饭...”贾瑜指着布匹针线,还有棉花:“喏,这些布与棉花,你们姐弟三人做冬衣。”
郑茵收拾东西,郑康兄弟去玩耍,贾瑜将糖人与糖葫芦给了郑茵:“康儿、寿儿都有,这是你的那一份、”郑茵一愣,默默接过糖人与糖葫芦,内心很暖。
以前父母都不舍得给他们姐弟买这些。
郑茵转头,将糖人与糖葫芦给了郑康兄弟,自己没舍得吃。
贾瑜看到之后,只是笑着摇头进了自己的房中:“重活一世,如果没有金手指,我可能只会碌碌一生。
但是有了金手指,这一世不谋一场荣华富贵怎么行?”
做官!
科举之路目前走不通,那就...买官!
原著中的贾蓉,就是通过人买了龙禁尉这个正五品的职务,赖家赖尚荣,也买了一个知县...只要有银子,就能买官职。
贾瑜要求不高,买个知县就行。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赚钱。”
抄书一辈子,都不可能够买官,只能暂缓眼前生存问题罢了。
如何赚钱?
这个慢慢想,暂时还是要抄书,存一些银子才是正道。
......一晃眼,三西个月过去。
过了年关。
前身有一些朋友,这三个多月也没有怎么联系,贾瑜对于这些狐朋狗友也不在乎。
三西个月时间,贾瑜每天都是锻炼身体,抄书...如今的贾瑜整个人如同脱胎换骨,原本高高大大的贾瑜,约莫一米八,如今个头长了十来公分,身体极为健壮,可力举千斤以上。
贾瑜本以为,身体到了这一种地步,应该到了极限...但是每当身体到达极限,依旧有能量灌体,力量还能增加。
似乎...成长无限,这让贾瑜多了极大期待。
贾瑜抱着一摞书出门:“茵儿,我出去一趟,你照顾好弟弟。”
三西个月过去,郑茵长高了一些,白净了一些...有些水灵。
郑康兄弟,也脸上吃出了肉,也长高了一些。
贾瑜去书馆交书,随着每天抄书,贾瑜不仅仅手速变快,书法得到了极大进步,赚的银子也多了起来。
有了银子,吃的自然比以往更好,三个孩子总算是摆脱了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
今日,是贾瑜最后一次送书,他要准备做一些买卖,多赚钱,今年争取买一个官做。
三西个月,林林总总攒了不足百两银子,这还是他手速极快的结果,几个人一起抄书,也未必有他这种速度:“今天上元节,舅舅带着你们去逛灯会。”
郑茵倒是无所谓,郑康、郑寿欢呼雀跃,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姐弟三人对于这个舅舅,越来越亲近。
郑茵也逐渐放下担忧。
“逛灯会...逛灯会。”
郑寿年龄最小,也最开心:“舅舅快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