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公司茶水间的角落,用微波炉加热昨晚的剩饭。
"晓廷,又在吃隔夜饭啊?
"同事林玲端着星巴巴新品凑过来,目光扫过姜晓廷的便当盒,"三十岁的人了,对自己好点嘛。
""隔夜的红烧肉更入味。
"姜晓廷用筷子尖戳破微波炉里膨胀的保鲜膜,香气立刻溢出来。
她从不觉得吃隔夜饭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对花西十块钱买一杯加奶盖的咖啡感到匪夷所思。
林玲撇撇嘴:"对了,今天新总监上任,听说特别严格。
你那反消费主义的提案最好收一收,别又像上次那样被批得狗血淋头。
"姜晓廷耸耸肩,把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
她的提案从来都是公司里的异类——当所有人都在研究如何***消费者买更多时,她总在思考如何让产品本身足够好,好到不需要过度营销。
会议室里,新总监程野正在白板前写下一串数字。
他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西装笔挺,手腕上的机械表反射着冷光。
"上季度我们的转化率下降了12%,这季度必须..."程野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刚进门的姜晓廷身上。
她穿着洗了N次的牛仔外套,脚上是某品牌十年前出的帆布鞋,在一屋子精致装扮的同事中格外扎眼。
"姜晓廷?
"程野翻看名册,"你的减少包装浪费提案我看过了,创意不错,但不适合客户现阶段需求。
"姜晓廷首视他的眼睛:"数据显示68%的Z世代愿意为环保买单,这不是趋势,己经是现实。
"会议室一片寂静。
林玲在桌下踢了踢她的脚,但姜晓廷只是调整了下坐姿。
她习惯了这种时刻——当她说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观点时,空气会突然变得稀薄。
程野挑了挑眉:"数据需要语境。
下午重新提案,我要看到符合市场逻辑的方案。
"他转向下一个议题。
下班后,姜晓廷没像同事们那样赶地铁回家。
她拐进公司后巷的二手书店,这是她每周三的固定行程。
书店老板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总戴着老花镜坐在角落里修旧书。
"《月球城市》到了,"老头头也不抬地说,"品相不太好,但你说过不在乎。
"姜晓廷眼睛一亮。
这是本绝板多年的科幻小说,她找了三年。
正当她伸手去拿时,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也同时碰到了书脊。
"抱歉,我..."程野的声音在认出她时明显顿了一下。
他没穿西装,灰色毛衣让他整个人柔和了许多,手里还抱着几本科幻小说。
姜晓廷收回手:"总监也看二手书?
""绝板书只有二手。
"程野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消费主义的谎言》上,嘴角微扬,"看来我们有些共同点。
""除了对提案的审美。
"姜晓廷忍不住回嘴,却发现自己并不像在会议室时那样抵触他。
程野轻笑出声:"关于那个...我承认你的观点有道理,但商业就是商业。
"他犹豫片刻,把《月球城市》推给她,"你看完借我?
"姜晓廷没想到他会让步,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她注意到程野的毛衣袖口有些起球,表带也有磨损痕迹——这与他在公司的精英形象形成微妙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