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二十年前,那时的林晓霞刚满十七岁,正是花一样年纪。

她的家里经济状况不佳,仅能勉强维持生计。

学校的学习于她而言困难重重,成绩也不尽人意,渐渐地,她对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

初中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继续上学,而是回到家中,帮父母干些农活。

父母觉得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想让她出去赚钱。

生于乡村的她,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只剩下外出打工这一条路可走。

林晓霞有一个堂姐,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裁缝店,父母便托堂姐,让林晓霞在店里帮忙。

堂姐的店在北街十字路口,位置很是显眼,不过就是面积不大,只有十多米的样子。

不过在这个位置,即便是巴掌大的地方,一年的租金也要不少钱。

好在生意还过得去,这个店就这样开了好几年。

林晓霞到店里以后,每日的工作便是早早开门,清扫地面,擦拭缝纫机和裁剪台,随后等待着布料批发商送来当日所需的布料。

当崭新的布料被运送至店内,林晓霞便会开启她细致而繁琐的整理工作。

她依据布料的颜色深浅、质地的厚薄粗细逐一分类,将它们平整地折叠好,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有些陈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货架上,满心期待着顾客的上门挑选。

清晨通常没什么顾客,林晓霞大多时候便坐在缝纫机前,对着那些碎布头缝缝补补,或是拿着纸笔涂涂画画。

她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简单的线条勾勒到复杂的人物素描,从描绘乡间的花草树木到想象中的城市风景,不知不觉间,一个个早晨便悄然流逝。

一日清晨,林晓霞正专注于给一幅田园风光画上色,这时门口的风铃一响,一个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挑选了一块深蓝色的布料,林晓霞裁剪布料时,悄悄打量了男人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