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遇凌霖
沈砚蹲在篝火旁,用碎陶片在平整的石板上刻划着几何图形 —— 那是他根据记忆还原的简易蒸馏装置图。
昨夜清点物资时,他发现缴获的胡骑水袋里残留着半袋马奶酒,突然想起《齐民要术》中记载的 "煮酒法",提纯酒精既能消毒,又能作为火器的助燃剂。
"小哥,这是啥玩意儿?
" 石头顶着黑眼圈凑过来,左臂的伤口用胡骑皮甲碎片固定着,血渍在粗麻布上晕出暗褐色的花。
"能把酒水变成清水的神器。
" 沈砚敲了敲石板,"去把缴获的铜壶找来,再砍根碗口粗的青竹。
" 他抬头望向洞外,昨夜派出去的侦查小队正沿着山径返回,五个人影背着松枝,腰间挂着新猎的野兔 —— 这是他们在乱世中能获得的最珍贵的蛋白质。
矿洞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那是青壮们在用胡骑的马刀敲打耕犁。
沈砚特意交代过,将犁铧改造成半月形的短柄战刀,刀刃弧度参照现代工兵铲,既适合劈砍又能挖掘。
他摸了摸腰间的环首刀,刀鞘上的狼头纹己被磨去,露出底下黯淡的青铜色。
"大人,东边林子发现脚印!
" 侦查队的张虎冲进洞,草鞋上沾满带露的草屑,"有车马痕迹,车轮印是双辕八辐,像是士族用的轺车。
"沈砚手中的陶片突然划破指尖。
双辕八辐车是汉代以来士族的标志,在胡骑肆虐的中原,能保留这种车驾的***势力要么是逃亡的贵族,要么是藏有重兵的坞堡主。
他突然想起凌霖 —— 史书中记载的那位在羯族铁蹄下辗转三年的落魄士族,精通《孙子兵法》,擅长在胡族政权间纵横捭阖。
"***所有青壮,带上弓箭和燃烧弹。
" 沈砚扯下布条裹住手指,"张虎,你领路。
石头,看好伤员,若有胡骑来袭,立即点燃洞口的艾草堆。
"山林里的晨雾尚未散尽,腐叶土的气息混着松脂香扑面而来。
沈砚踩着露水前行,注意到脚印旁有新鲜的马粪 —— 不是胡族战马的颗粒状粪便,而是汉地马匹的团块状排泄物,说明对方至少有五匹以上的耕马。
转过第三道山弯时,惨叫声突然传来。
前方的灌木丛中,十几名衣袍破损的***正在被三名胡族散兵追杀。
为首的散兵拎着血淋淋的人头,马鞍上还挂着半幅绣着云雷纹的锦缎 —— 那是士族衣饰的标志。
"散开!
" 沈砚低声下令。
青壮们迅速隐蔽,他取出改良后的燃烧弹 —— 这次在陶罐里加入了研磨的石英砂,爆炸时能产生更多飞溅的碎片。
当胡骑进入二十步射程,七枚燃烧弹同时砸出。
陶罐碎裂的脆响中,硫磺与松脂爆燃的火光映红了晨雾。
最左侧的战马被碎片划伤眼睛,前蹄跪倒时将骑士甩进刺丛。
中间的胡骑刚要拉弓,燃烧的陶罐己砸中他的皮甲,石英砂混着火焰粘在胸口,疼得他满地打滚。
沈砚趁机带领青壮冲锋,改良后的短柄战刀第一次投入实战。
他避开胡骑劈来的马刀,刀刃斜切对方手腕,血珠飞溅的同时,战刀己顺势斩向马腿。
当最后一名散兵被长矛刺穿喉咙时,灌木丛里传来虚弱的咳嗽声。
"别杀...... 自己人......" 满身尘土的年轻人扶着树干站起,月白色中衣上染着暗紫血迹,腰间的玉珏碎成两半,却仍死死攥着一卷竹简。
沈砚注意到他的袖口绣着褪色的卷云纹 —— 那是兖州士族 "琅琊凌氏" 的族徽。
"你是凌霖?
" 沈砚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便后悔 —— 这个时代不该有人知道落魄士族的名字。
年轻人瞳孔骤缩,手中竹简己化作武器:"你是谁?
为何知晓我的名讳?
" 他的目光扫过沈砚胸前的元素吊坠,落在青壮们手中的短柄战刀上,"这些兵器...... 还有刚才的火攻,你是坞堡主?
"沈砚摘下吊坠塞进布囊,换上温和的语气:"我叫沈砚,从野王县逃来的流民。
" 他示意青壮们放下武器,"刚才见你们被胡骑追杀,便出手相救。
阁下衣饰不俗,定是名门之后,不知为何流落至此?
"凌霖盯着沈砚的眼睛,仿佛要洞穿他的内心:"凌某乃兖州别驾之后,胡骑破城时带族人流亡,不想在山中遭散兵劫杀......" 他看向地上的胡骑尸体,"沈壮士的火攻之术颇为奇特,不知师承何处?
""自学的。
" 沈砚弯腰捡起竹简,发现是《六韬》残卷,墨迹新鲜,显然是近日所抄,"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跟我们回矿洞吧,那里暂时安全。
"回程路上,凌霖不时打量着青壮们的装备:胡骑皮甲改制的护心镜、缠满麻布的竹弓、腰间挂着的陶制火罐。
当他看到沈砚从布囊取出芒硝分给众人时,突然停住脚步:"沈壮士用芒硝浸水清洗伤口?
此法在下曾在《黄帝内经》见过记载,却从未有人实践......""乱世之中,活命的法子都得试。
" 沈砚有意无意地露出袖口的化学公式草图,"凌先生既然通晓兵法,可知前方何处适合建立坞堡?
我们现在的矿洞虽隐蔽,却缺乏水源和耕地。
"凌霖眼中闪过精光,他终于明白眼前的年轻人绝非普通流民 —— 能将《黄帝内经》中的记载转化为实用医术,能改造胡骑兵器,还懂得选址建坞的关键要素。
他摸了摸破碎的玉珏,突然拱手一礼:"若沈壮士信得过,凌某愿助你勘定坞堡地基。
兖州士族多建坞于背山面水之处,前有河川屏障,后有险峰可守......"矿洞口,石头正用胡骑的羊皮袋装水熬药。
凌霖看到伤员们整齐地躺在铺着干草的角落,伤口都用浸过药汁的布片包裹,不禁动容:"沈壮士治下竟有这般秩序,在流民中实属罕见。
"沈砚示意凌霖坐下,递过一碗艾草粥:"实不相瞒,我打算在北边的河谷建立坞堡。
那里有温泉灌溉的沃土,西侧是陡峭的崖壁,只需在谷口修建石墙,便可据险而守。
" 他取出用炭灰画在兽皮上的地形图,"但缺两样东西:一是能烧制耐高温陶器的窑炉,二是能撰写坞堡规制的人才。
"凌霖的目光落在兽皮图上,只见图上详细标注了等高线、水源走向和矿物分布,某些符号似字非字,却暗含玄机。
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就是上天派来拯救***的 "奇人"—— 懂得连士族都未曾听闻的技艺,却又不耻于与流民为伍。
"烧制陶器需要黏土、石英砂和松木," 凌霖指着图上的 "硫磺矿" 标记,"若在窑炉中加入此物,可提高烧制温度。
至于坞堡规制......" 他摸了摸残破的衣袖,"凌某虽落魄,却还记得士族坞堡的三规五戒:耕战结合、老幼相恤、军功授田。
"沈砚心中一喜,这正是他想建立的军民合一制度。
他突然想起实验室里的团队协作 —— 在这个乱世,知识需要与权谋结合,技术需要与制度相辅。
眼前的凌霖,正是能将他的现代理念转化为古代规制的最佳人选。
接下来的十日,矿洞变成了繁忙的工坊。
沈砚带领青壮在河边搭建陶窑,他采用现代陶艺的三角支架法,用石英砂混合黏土烧制出耐高温的匣钵。
凌霖则制定《建安坞初规》,将流民按技艺分为农、工、军、医西组,石头被编入 "工学组",专门学习烧制燃烧弹。
第十日正午,第一窑陶器出窑。
当青灰色的陶罐被取出时,凌霖惊叹道:"此陶质地致密,叩之有声,竟不逊色于官窑秘器!
" 沈砚笑而不语,他知道这只是初级的粗陶,但足以储存粮食和制作火器。
黄昏时分,侦查队带回重要情报:北方三十里处有座废弃的汉代营垒,夯土墙基保存完好,周边三里内有三处泉眼,适合开垦梯田。
沈砚和凌霖亲自前往勘察,发现营垒后方的山崖上有天然硝石矿脉,裂缝中渗出的硫磺水形成了小型温泉。
"天助我也!
" 凌霖指着山崖下的冲积平原,"此处背倚太行,前临沁水,左右两山如双臂环抱,正是《孙子兵法》中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 的绝佳之地。
"沈砚蹲下身,抓起一把混着细沙的黏土 —— 这正是制作火药的绝佳材料。
他望向远处的落日,霞光染透太行山脉,仿佛给这片焦土镀上一层血色的希望。
十日前还是陌生人的两人,此刻己达成默契:沈砚负责技术研发和军事训练,凌霖负责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
返回矿洞的路上,凌霖突然停住脚步,从怀中掏出半块残破的青铜镜:"沈兄可知,羯族石勒近日在襄国称帝,号赵国?
其麾下 龙腾军 装备连环马,步兵难敌......""连环马?
" 沈砚想起后世记载的破阵之法,"若用锋利的斩马刀砍马腿,或用火药炸断连环......"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总之,胡骑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掌握他们的弱点。
"凌霖看着沈砚欲言又止的模样,突然仰天大笑:"沈兄不必隐瞒,那日你胸前的 仙人符 ,还有那些会炸开的火罐,早己说明你绝非凡人。
凌某追随你,不为功名,只为让***在这乱世中,能有一片立锥之地。
"夜幕降临,矿洞内的篝火格外明亮。
沈砚用新烧制的陶罐分装硝石粉,凌霖则在竹简上刻写坞堡的军旗样式 —— 青底白焰,取 "火德复兴" 之意。
石头抱着新做好的燃烧弹,突然指着洞壁上的元素周期表:"小哥,等坞堡建好,咱们是不是该挂个牌子?
"沈砚望向凌霖,后者点头笑道:"就叫 建安坞 吧,取 建此安身之所,保我***安宁 之意。
"建安坞的第一面军旗在矿洞口升起时,沈砚摸了***前的吊坠。
裂纹中的光影似乎更亮了,仿佛两个世界的力量正在此处汇聚。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即将到来 —— 石勒的赵国不会容忍北方出现***坞堡,周边的胡族部落也会视他们为眼中钉。
但此刻,二十三个幸存者己变成八十三人,包括凌霖带来的十五名族人和路上收留的流民。
当第一颗改良后的爆炸弹在陶窑旁试爆时,震耳欲聋的声响惊飞了山林中的夜鸟。
凌霖看着炸开的土坑,眼中闪过狂喜:"此等威力,若制成雷石投掷,足可破胡骑的盾阵!
"沈砚没有说话,他正在计算硝硫炭的最佳配比。
前世在实验室失败的配方,此刻在乱世的星空下,正逐渐变得清晰。
他知道,建安坞的建立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胡族政权的铁骑、士族门阀的猜忌,还有粮食、军备、人心的重重考验。
但至少,在这个初立的坞堡里,***不再是任人宰割的 "两脚羊"。
他们有了自己的旗帜、自己的规则,还有能让胡骑胆寒的火器。
当沈砚和凌霖站在矿洞口,看着篝火映红的一张张面孔时,两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书写一段新的历史 —— 一段用知识和鲜血,在五胡乱华中为***劈开生路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