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他童年时嬉戏的街巷,有他父母讲述的温暖故事,还有那片被阳光洒满的广场。
然而,当他和林策终于跋涉到这座城时,眼前的一切却让他几乎认不出它来。
城墙斑驳、街道杂乱,破碎的窗户和低垂的屋顶无不昭示着这座城市的衰败。
曾经的繁华景象在他眼中早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条与压抑。
就连街头的空气都带着沉重的尘土气息,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不安与无奈。
“这就是我当年离开时的家乡?”
王远之站在城门口,满脸的失望和困惑,“真是想不到,曾经的旧泽城竟然会变成这样。”
林策默默看了看西周,眼神透着一丝冷静。
“我想你该先找个地方休息,接下来再去看看这些年你没见过的事。”
王远之点点头,带着一丝疲惫的叹息,转身领着林策进入了城内。
他们一路穿行在这条曾经充满笑声和繁华的街道,眼前却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和稀稀拉拉的行人。
街角的小店己经关门大吉,曾经热闹的市场也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摊位。
就在他们经过一座破旧的集市时,突然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响起,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接着,街头聚集起了大批平民,声音嘈杂而激烈,明显是在与官府的卫兵发生冲突。
林策听着那激烈的争执,眼角扫到王远之的脸上,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与焦虑。
“这些人……”王远之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还是那样,永远没有得到过一丝宽容。”
林策拍拍他的背,低声道:“你可以选择离开,但你也可以选择看看,怎么去改变这一切。”
王远之默然,停下了脚步,目光定格在那群与卫兵对峙的平民身上。
那一刻,林策看到了王远之眼中那份久违的决心,他知道,王远之终于明白了,逃避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过去看看。”
林策提议道。
不多时,二人便走到了争执的中心。
贫民们正因无法交纳赋税而聚集,情绪激动。
那位领头的贫民举起双手,声音愤怒地喊道:“我们交不起这些税!
若还继续压迫下去,我们连活下去的力气都没有了!”
官府的卫兵则冷冷地站在一旁,面无表情:“不交税,给我滚出城!
若再敢多言,立刻动手!”
看到这一幕,王远之忍不住上前,语气激烈地质问:“你们这样逼迫百姓,真的是解决问题吗?
看看这些人,衣衫褴褛,连口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力气交税?”
一名官员冷笑着回应:“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如果再敢多嘴,立刻将你们两人赶出城!”
王远之本能地想要反驳,但就在这时,林策却悄然走上前,低声对他说:“别急,给我点时间。”
他说完,便向那名官员走去,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大人。”
林策不卑不亢地开口,“我知道您身为官员,肩负重任,但百姓的疾苦,您我都看在眼里。
今天这样的局面,真不是我们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官员冷冷地瞥了林策一眼,语气带着轻蔑:“你不过是个流浪汉,能说什么?”
林策微微一笑,“大人,或许我不是官员,但我懂得一个道理:人心难得,而治国安民,必须得依赖民心。
如果我们继续强行压迫,这座城中的动荡将无可避免,结果恐怕不止是今天的骚乱。”
他的话让官员稍微沉默了一下,但并没有立即反应。
林策趁机继续说道:“不如这样,我们让这些百姓通过劳作来抵消赋税。
让他们有活干,既可以减轻赋税的负担,也能为城中带来一些实际的建设。
这不也算是双赢吗?”
官员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犹豫,但还没完全采纳。
“你知道劳作可以抵税,那这些人有多少能耐?”
林策眼神冷静地扫过那些愁眉苦脸的贫民,缓缓开口:“大人,您想过没有,百姓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会。
给他们机会,他们能为这座城市重建出一片新天。”
官员沉默了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好,暂且试试。”
局面终于有了转机,贫民们得以暂时缓解赋税负担,通过劳作来换取一些赦免。
而卫兵则不再那么冷酷,现场的气氛也随之有所缓和。
“看吧,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林策低声说道,转向王远之,“你看,改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能不能找准时机。”
王远之目光深邃,久久没有说话。
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这座城,可能还没有完全失去希望。”
林策点了点头,带着王远之来到一座破旧的宅院前,准备在这里找个地方暂时安顿下来。
宅院虽然破败不堪,但经过一番清理,倒也能勉强容下几个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策带领那些贫民们开始着手修复宅院,分工合作,大家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那种从心底涌上的满足感,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
而这座破旧的宅院,也逐渐成了一个避风港,给这些失去家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
虽然林策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冷静,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些平静,带来了百姓的一线希望。
对于王远之来说,这或许是个开始,但他清楚,这仅仅是他们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