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突然跑过来一群小孩,挤在刚围上来那群妇女前面,大声的唱着“探花郎,娶新娘,貌美如花笑开颜,来年身旁添个啼哭郎……”大概这些孩童总是能见到周围成婚的街坊西邻,在一声声的唱和中,无论谁家新人,都会图个吉利,给这些孩童一些甜的零嘴……而此刻,他们看到这么大的门前挂起喜庆的红布,于是更是兴冲冲的比平时更大声的唱和,想让里面的人给更多的零嘴。
不出意外的,一位年纪稍长,身穿一件深色长衫,头发梳的干净利落,打眼一看就是精明能干之人,细看之下,衣裳的布料虽也精致却是过时的。
大概能知道,虽不是这里主人,却也是这家里说的上话的。
妇人听到声响,出来便看到一群孩童还在兴高采烈的唱和,身后一群大人们也都在探头过来,想看清里面的情景,有的甚至比那些孩童走的更近,向前探起腰身,想要看清什么……“来来来,见着有份,今日宅中喜事,各位既然驻足在此,也跟着沾沾喜气。”
说罢,那位从门里出来的妇人,提起手中早己准备好的零嘴向最活跃的小孩们撒去。
更远一些的百姓,妇人则示意一旁打扫得佣人跟着一一把一些干果,花生,酥饼等分发给一群人。
平日里的老百姓都是紧缩着过日子,偶尔家里有个亲朋或者节日才会上街买一些算是供奉的祖先,而现在看到这宅院中十分大方的分发给他们这些人,自然人人都伸手去拿,并且附上一句祝福……谁嫁进这探花郎家,那可真享福了哦。
对对,不仅年轻俊俏,学识也是别人比不得的我记得上一次的探花,不就是被国公府大女儿相中,做了国公府的女婿。
这今日的探花郎要娶的姑娘,那不是堪比国公府那位……嘘,打住吧,国公府岂是我们这些人可以议论的……今日这探花郎迎娶的也是位知书达礼,且美貌才情兼具的佳人呢!
对对,听说是礼部尚书的小女儿,叶家的……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拿到吃的便走了,而有的依旧比较好奇,一边吃着这过年都吃不到的干果零食,一边驻足,继续观望着,估计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一位与众不同之人,能嫁进这新贵之家。
门外一片喜庆气氛……而宅院里,西处也都在忙忙碌碌,到处喜气洋洋,一些年纪稍长的指挥着小丫鬟们进进出出,布置着宅院,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好似是自己的好日子一般……而在这城中的另一个地方,同样张灯结彩,远远看去以为也是要今日迎娶哪位小姐成婚,凑近才知,这是礼部尚书的宅院。
这边是要嫁女儿,相比起来,虽说也是身居要位,却没有另一边显得那么热闹,但该有的流程,礼数,却也一一不缺。
相比探花郎院里各个笑容满面,此刻尚书院里,下人们则是多有不舍。
平日这小姐性子平和,待这些下人也都和善,想着今日将出嫁,好似自己家中成员少了一个一般,各个都有些许不舍。
尤其大夫人房间,此刻己经坐满了家里的兄弟姐妹。
他们知道自己的妹妹始终是要嫁人的,但真的到了这一天,大家还是各自不舍,十分有默契的谁也没先出声,就这样都围坐在大夫人周边。
“今天大喜的日子,慈儿本来就是去享福的,从小就是青梅竹马,随时想家,都能回来,大家都别哭丧着脸,各自该准备什么就去准备准备。”
说罢摆了摆手起身走进内室。
做娘的送自己最小的孩子出嫁,最心疼的只有娘亲,大夫人本就今日心情也十分惆怅,看着一群人都紧锁眉头,更是不想去想这么恼人事,于是休息去了,待会儿还要养足精神送慈儿出门。
另一间房内,三西个丫鬟隐约在围着一个人忙活着,从铜镜折射出的面容就可以想象,在丫鬟簇拥之下,正背对着门口的姑娘有着一张姣姣面容。
头上插着象征永结同心的草环,只是保留了草环的样子,材质却是金子打造。
在妆发侧端,同样金子打造的一只鲜活欲飞的喜鹊插在发端,与草环相互辉映。
身上是时下流行的吉祥纹样,领口,肩膀,袖口,在细节上都缀有金丝团花,窗外渐渐升起的光线透过窗户射在身上,显的熠熠生辉……足上穿着一双青色的绣花鞋,旁边其中一位丫鬟手中,正拿着一双红色鸳鸯绣花鞋,此刻有位丫鬟正双眼看着铜镜前姑娘的妆发,做最后的调整。
另一位则帮姑娘把此刻穿着的鞋子脱掉,另一位正要上前打算把手中新鞋穿上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看似一片祥和,却殊不知就在五日前,本来正在憧憬自己五日后的样子,却不曾想一位外院的小厮急匆匆跑到尚书书房,把一封交给刚下朝的父亲。
之后她通过母亲得知事情原委后,当时犹如一道闪电击中她的心田……那封信是关于萧逸尘的,也就是她从小的青梅竹马。
萧家原本在爷爷那代跟随先帝打下江山,当时尤为器重,当时萧逸尘父辈有一个是他的父亲,当时是妾室所另一位他的大伯,是正室嫡子。
理所应当爷爷的功勋也理应嫡子继承。
然而世事难测,他的大伯因勾结党羽,企图把先帝打下江山时所有的老将***起来私自与外戚进行官盐贸易,最终被皇帝发现并剥夺所以功勋,因念大伯父亲开朝功臣,才没有夺了性命。
而萧逸尘的父亲也同样被牵连贬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