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北方的幽州涿郡,有一位刘备,乃汉室宗亲之后,却家道中落,以织席贩履为生。
然其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与关羽、张飞二人于桃园结义,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关羽面如重枣,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手持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使一柄丈八蛇矛,亦是勇猛无比。
三人聚义,招募乡勇,欲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
此时,西凉董卓,趁乱入京,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
天下诸侯群情激愤,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本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他散家财,聚义兵,率先在陈留起兵,发布檄文,号召诸侯共讨董卓。
一时间,十八路诸侯响应,大军云集酸枣。
刘备兄弟三人也率部前往,欲在讨董之战中一展身手。
诸侯联军虽声势浩大,但各怀心思,相互猜忌,难以形成合力。
董卓则派大将华雄镇守汜水关,华雄勇猛异常,连斩联军数员大将,诸侯联军士气低落。
此时,关羽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去迎战华雄。
曹操见关羽气宇不凡,命人温酒一杯为其壮行。
关羽却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言罢,提刀上马,飞奔出关。
片刻之间,只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诸侯正惊疑不定间,关羽己提着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而那杯酒尚有余温。
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然而,诸侯联军最终还是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未能彻底铲除董卓。
董卓见联军散去,愈加骄横,竟在长安城中修建郿坞,囤积粮草,聚敛财宝,妄图长久享乐。
司徒王允心怀汉室,见董卓如此行径,便定下连环计,先将貂蝉暗中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本是董卓义子,为人反复无常,见貂蝉国色天香,便为其倾心。
而董卓得貂蝉后,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吕布心生怨恨,在王允的挑拨下,终于决定背叛董卓。
一日,吕布趁董卓入朝之际,在王允的配合下,于皇宫北掖门内,持戟将董卓刺死。
董卓一死,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率军攻入长安,为董卓报仇。
王允被杀,吕布兵败出逃,长安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刘备在诸侯联军解散后,辗转来到徐州。
徐州牧陶谦为人忠厚,见刘备仁义,欲将徐州让与他。
刘备再三推辞,后在陶谦病重之时,才勉强接受徐州。
但好景不长,曹操之父曹嵩在路过徐州时被陶谦部将张闿所杀,曹操大怒,兴兵攻打徐州。
刘备为援救徐州,与曹操交战,却因实力悬殊而战败,只得率部逃往青州,投靠袁绍。
此时,江东之地,孙策继承父业,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三千,回江东开创基业。
孙策英勇善战,有“小霸王”之称,他率领周瑜、程普、黄盖等一班将领,在江东地区纵横驰骋,先后击败刘繇、严白虎等割据势力,迅速在江东站稳脚跟,建立起东吴政权的雏形。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实力雄厚。
曹操在击败刘备后,又与袁绍在官渡对峙。
官渡之战,乃是决定北方归属的关键一战。
曹操虽兵少粮缺,但他善用谋略,采用许攸之计,夜劫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辎重。
袁绍大军顿时陷入混乱,曹操趁机出击,大破袁绍。
袁绍兵败后,不久便郁郁而终。
曹操则乘胜进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刘备在袁绍处得知关羽、张飞的消息后,便离开袁绍,前往汝南。
关羽在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往汝南寻找刘备。
兄弟三人重逢,自是悲喜交加。
之后,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占领荆州南部西郡,以此为根据地,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深受刘备器重。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野心勃勃,欲进一步统一天下,于是挥师南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
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慌乱之中,刘备抛妻弃子,仅率数十骑逃脱。
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终于寻得幼主刘禅,怀抱阿斗,杀出重围。
张飞在长坂桥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喝退曹军追兵,为刘备等人的撤退争取了时间。
刘备退往江夏,与孙权联合。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六郡,麾下有周瑜、鲁肃、吕蒙等一班能臣武将。
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孙权在鲁肃、周瑜等人的劝说下,决定与刘备联军抗曹。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军对峙。
赤壁之战,周瑜采用黄盖之计,诈降曹军,并用火攻大破曹军战船。
曹军不习水战,且军队此时感染疾病者众多,在孙刘联军的攻击下,大败而归。
曹操率残兵败将退回北方,从此无力短期内再次大规模南征。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并以此为基础,向西发展,夺取益州。
诸葛亮则辅佐刘备治理蜀地,发展生产,训练军队,蜀汉政权逐渐强大。
孙权在巩固江东基业后,派吕蒙、陆逊等将领多次进攻荆州。
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虽威震华夏,但他为人孤傲,对东吴的威胁疏于防范。
吕蒙采用白衣渡江之计,偷袭荆州成功,关羽兵败麦城,最终被东吴所杀。
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悲痛欲绝,不顾众人劝阻,举兵伐吴,欲为关羽报仇。
刘备亲率大军沿江东下,初期进展顺利,但在夷陵一带遭到东吴陆逊的顽强抵抗。
陆逊采用坚守不出之策,待刘备大军疲惫,士气低落之时,用火攻大破蜀军。
刘备兵败夷陵,狼狈退回白帝城。
不久,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命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让其辅佐刘禅治理蜀汉。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深感责任重大。
他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多次出师北伐中原。
诸葛亮北伐,虽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偌大之天下,然其足智多谋,指挥若定,蜀军常常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但蜀汉毕竟国力有限,加之粮草运输困难等诸多因素,诸葛亮北伐最终未能成功。
在第五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其遗志,继续北伐中原,但蜀汉内部政治***,宦官黄皓弄权,姜维为避祸而屯田沓中。
曹魏见蜀汉有机可乘,派钟会、邓艾分兵两路伐蜀。
钟会率大军与姜维在剑阁对峙,邓艾则偷渡阴平,出奇兵首捣成都。
刘禅懦弱无能,在谯周的劝说下,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己独木难支。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派王濬、杜预等将领率军伐吴。
东吴末主孙皓荒淫无道,朝政***,面对西晋大军的进攻,东吴军队毫无抵抗之力。
公元 280 年,东吴灭亡,三国归晋,结束了这长达近百年的乱世纷争。
在这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战火纷飞之中,无数的传奇故事被书写,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篇章,供后人传颂与缅怀,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