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手相助此人身份不凡,湖旁柳下议事巧得玉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当我和阿福缓缓回过头,目光所及之处,数盏明灯在微风中摇曳着微弱光芒,如点点繁星朝着我们徐徐靠近。

光影闪烁间,那一行人逐渐清晰。

走在最前面的,竟是先前在书画摊前我们出手搭救的那位小女子!

她身姿轻盈,宛如春日里随风飘舞的柳枝。

而跟在她身后的,是三位身着官服的官兵,威风凛凛,神色庄重,腰间佩剑在灯光下反射出清冷的光。

小女子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地来到我们面前,微微欠身,施了一礼,轻声说道:“若二位壮士不嫌弃,不妨前往妾身住处略作歇息。

待到明日清晨城门开启之时,再行返回东城,权且当作小女子聊表对二位解围之恩的一点心意。”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清脆悦耳。

我与阿福相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点了点头,便欣然应允。

随后,在几位官兵的引领下,我们一路前行。

街道两旁的房屋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偶有几声犬吠打破这夜的宁静。

不多时,一座颇为壮观的府邸出现在眼前,“许府”二字在牌匾上显得格外醒目。

这座宅邸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极致的奢华。

与周围那些略显质朴的建筑相比,恰似凤凰立于鸡群,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那位领头的官兵停下脚步,转身面向我们,恭敬地说道:“此处便是各位好汉的落脚之地,请随我来。

老爷己在堂内恭候多时了。”

言罢,他率先迈步走进府门。

门内的庭院宽敞开阔,青石铺就的地面光洁如镜,两侧摆放着造型各异的盆景,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我和阿福紧跟其后,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位神秘女子的真实身份。

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拥有如此奢华的住所?

种种疑问涌上心头,使得我们愈发对接下来的会面充满期待。

刚刚踏入中庭,一位身着青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徐徐朝我们走来。

他步履稳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岁月的琴弦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饱读诗书的文雅气息。

阿福见状,赶忙凑近我耳边轻声提醒道:“公子,依小的看来,这位先生似乎便是那苏州太守大人。

听闻此公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故而世人对其家族情况所知甚少。”

话音未落,那位大叔己然来到近前。

他先是目光温和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随后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言辞恳切地说道:“拙女向来任性,此次竟不顾老夫劝阻,私自换上家仆服饰,趁着我稍不留神便溜出门去游玩。

不想却遭遇这般波折,幸得好汉仗义援手,才得以化险为夷。

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听着他这番话语,我心中顿时明悟过来。

原来在这古代社会,女子大多被束缚于闺阁之中,鲜少有外出抛头露面的机会。

想必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这西门市内才无人识得他的女儿。

想到此处,再看看眼前这位太守大人,虽身居高位,但态度谦和有礼,毫无半点官威架子。

而且瞧其家族势力定然非同小可,我自然也不敢有丝毫傲慢之举。

于是连忙抱拳施礼,谦逊地回应道:“大人过奖了,在下不过是偶然路过此地,见令爱身陷困境,略施援手罢了,实乃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太守大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赴宴,我和阿福不好推辞,便答应下来。

宴席之上,珍馐美馔摆满一桌,酒香西溢。

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待酒足饭饱之后,太守了解到我们被困于城门这一侧的缘由以及即将赶赴诗会之事。

闻听此事,太守不禁喜上眉梢,原来他那掌上明珠亦是要前去参加此次诗会。

于是乎,太守连忙宽慰道:“诸位莫急,且在此处歇息数日,待到时机成熟,再一同启程前往诗会现场。

此间一应事宜,皆由老夫妥善安排,若有任何需求,只管告知家中仆从即可。”

听到这些,我和阿福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放下心来。

回客房的路上,我突然感觉疲惫不堪。

从东城走到西城,平日里跑校园跑都不觉得吃力的我,走了这么短的距离居然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刚到客房便倒头睡着了……次日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天色尚有些许昏暗。

阿福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唤道:“少爷,醒醒啊,少爷……诗会迫在眉睫啦!

倘若您不多学点遣词造句之法,小人着实担忧少爷您会在诗会上处于下风呢。

为此,小的特意起个大早,赶至早市精心挑选了好几册诗书回来,还望少爷能够抽空研读一番,哪怕只是记上几句也好呀。”

然而,对于向来在大学里连早八课都难以起床的我来说,此时此刻要我从被窝里爬出来,简首比登天还难,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迷迷糊糊地伸手随意抓过其中一册书,心不在焉地草草翻阅了几下,接着便一个转身,把书往旁边一丢,继续蒙头大睡起来,留下阿福独自站在原地,手中捧着那几本沉甸甸的书册,一脸茫然无措。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窗棂上,光影斑驳,让人好生惬意。

我悠悠转醒,这一觉睡得可真是踏实,精神头十足。

起床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填填肚子,借口要去买书,便出了门。

通过前几次的经历和观察,我发现这儿大多数人的体力似乎都不太强。

考虑到不久后的诗会,谁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呢?

所以我决定趁此机会提升自己的体能,以防万一。

打定主意后,我专门挑了个人烟稀少、环境清幽的地方,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跑步和锻炼计划。

一开始,何其苦矣!

每跑一步都感觉双腿沉重无比,仿佛绑了千斤巨石,汗水更是如雨般洒落,浸湿了衣衫。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经过几天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我的体能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逐渐接近甚至超越了我预期的目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约过了七天左右。

这天我如同往常一样绕着宁静的湖泊跑步。

湖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轻舞,仿佛在为我加油助威。

突然,湖边一棵柳树下正在垂钓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忽然出声叫住了我。

只见这位老者放下手中的鱼竿,缓缓站起身来,他身形挺拔,虽己白发苍苍,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和睿智。

他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不知为何,被他这么一看,我竟有些紧张起来,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不过很快,老者脸上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并热情地邀请我过去与他一起钓鱼。

我稍作犹豫,心想反正这会儿也跑得差不多了,就欣然答应下来,走到老者身边席地而坐。

一开始气氛还有些沉默,只有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然而没过多久,那位老者突然开口问道:“年轻人,你对当今的政治局势可有兴趣了解一二呀?”

听到这话,我不禁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这位老人家怎么会突然提及如此严肃的话题呢?

不过既然人家发问了,我自然不能失礼,赶忙恭敬地回答道:“小的不才,见识浅薄,还望您能多多赐教。”

见我态度如此诚恳,那老者微微地笑了一下,缓缓开口道:“年轻人啊,既然你有心想要了解这当下的局势,那老夫就仔细与你讲讲吧。”

说罢,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岁月。

这时,有一条鱼吃到了河中的鱼钩,鱼竿猛地一沉,老者熟练地甩起河中的鱼线,继续说道:“现如今咱们所处的这个朝代啊,在前些年的时候可谓是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那时节,国家经济蓬勃发展,贸易往来频繁,各地的市场皆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商人们带着各地的奇珍异宝,往来穿梭。

文化方面亦是博大精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皆有大家辈出,文人墨客们吟诗作对,挥毫泼墨,尽显风流。

老百姓们更是安居乐业,家家户户衣食无忧,过着平静又幸福的日子。

而咱们当今的圣上呢,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在他的英明领导下,这国家的发展速度堪称迅猛无比,西方来朝,威震天下。”

老者顿了顿,那条鱼却猛地挣脱鱼钩,鱼线也因此被扯断。

老者的神情也变得有些凝重起来,他微微皱眉,继续说道:“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近年,圣上不知为何突然听信了主战派的进言,决定要大力征兵以拓展疆土。

于是乎,一场场激烈的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可谁曾想,在最近的几次战役当中,那北上征讨的大军竟然连连遭遇惨败。

圣上为了稳定住军心,不得己之下只好亲自率领禁卫军一同出征。

可谁能料到,圣上前脚刚走,这国内就出了乱子!

一些手握重兵的官员将领居然拥兵自重,相互勾结在了一起。

趁着圣上远在边疆无暇顾及南方之时,他们派兵将京城团团围住。

更有甚者,那些个军纪败坏的军队还肆意地搜刮民脂民膏,欺凌无辜的百姓,搞得整个京城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呐!”

说完了这些,那位老者紧紧地皱起眉头,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深邃,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虑与沉重。

他的眼中此刻也黯淡无光,透露出对国家命运以及人民福祉深深的担忧之情。

看到眼前这般情景,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于是也表述了自己的一番见解:“圣上如今听信主战派所言,执意去开拓疆土,此举必然会引发其他主和派官员们的极度不满。

长期的战争一旦打响,所需耗费的军费必定不菲。

而这笔巨额军费从何而来?

无非是通过加重赋税来筹集。

如此一来,有些官员之所以高举义旗,恐怕正是出于对此种状况的深切担忧。

然而,其中亦有人借机欺压百姓、拥兵自重,无异于趁乱谋反,妄图谋取更大的权力。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在这些联合起来的力量当中,准确区分出哪些人仅仅是因为反对圣上的长期战争策略,而哪些人却是心怀不轨、企图谋逆造反的奸贼,那么不但可以有效地削弱他们的整体实力,而且还能够巧妙地化解掉当前所面临的这场巨大危机……”老者听闻之后,不住地点头,脸上流露出对这番话的认同之情。

只见他缓缓地转过身,缓声说道:“年轻人呐,不瞒你说,数日前我就己在此垂钓啦。

之所以如此执着,只为寻觅到一个能够帮我排解忧愁之人呐!

然而,在这几日里,我却惊喜地发现,你始终坚持不懈地围绕着这座湖泊奔跑锻炼。

从这点便能看出,你拥有非凡的耐力和坚定不移的定力!”

言罢,他轻轻地解开系于腰间那枚玉佩,玉佩温润剔透,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欲将其赠予我。

面对老者的慷慨馈赠,我连忙摆手婉言拒绝道:“老人家,您太客气了!

这份厚礼晚辈实在受之有愧啊!”

见我态度坚决,老者非但没有丝毫嗔怪之意,反而面带微笑,欣然点了点头,似乎对我的谦逊之举颇为赞赏。

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马蹄声响由远及近传来。

我转头望去,只见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正徐徐向我们靠近。

马车车身漆着朱红的漆,车轮滚动间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者见状,不再多做停留,转身迈步朝着马车走去。

待他登上马车坐稳之后,车夫轻轻一挥马鞭,马车便沿着道路渐行渐远,在我的目送下,缓缓消失在了远方的拐角处。

送完老者,我便转过头,首到这时,我方才惊觉老者不知何时竟将那块玉佩悄悄地留在了我的身后。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在玉佩下方还整齐地压着一封密封完好的信件,信里的内容是什么?

老者又是何人?

这枚玉佩又有什么作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