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结缘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时间差不多了,我看大家都休息的差不多,继续赶路吧。

大家齐说好。

迅速登上马车。

陆琛座在车辕上,看了看李哲,刚刚李哲一开口,他就听出来原来他们还有过一面之缘。

他回想他们的初遇。

宣德帝一首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这个国家。

整整三十年过去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天下人证明,他的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明君。

在他的统治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住有所居,每一顿饭都能够吃得饱饱的,每个人身上也都穿着温暖舒适的衣裳。

然而,尽管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象,但国库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充盈。

面对这样的情况,宣德帝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带着年幼的小安王离开皇宫,微服出巡。

此次出行,一来可以让小安王亲身感受民间疾苦,增长见识;二来也是希望通过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为国家寻找到一条真正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国泰民安的发展道路。

宣德帝给远在边关的三个子女发出了密旨,同时宣德帝还安排了太子暂时监国,处理朝政事务。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午后,天空湛蓝得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微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庞,带来丝丝凉爽与惬意。

就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宣德帝身着一袭朴素的便服,巧妙地乔装打扮一番后,与聪明伶俐却鲜少踏出太子府的小安王一同悄然离开了都府。

他们身边还跟随着数名训练有素的暗卫,小心翼翼地隐匿于人群之中,默默守护着这两位身份尊贵之人。

尽管小安王自幼聪慧绝伦,但由于一首受到父皇母后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他极少有机会离开那座戒备森严的太子府。

如今终于得以走出宫门,踏入这热闹非凡的都府街市,小安王兴奋不己,仿佛一只刚刚挣脱牢笼束缚的小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

都府作为皇城所在之地,其繁荣昌盛自是不言而喻。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喧闹声此起彼伏。

各种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又鲜活的市井生活画卷。

宣德帝和小安王就像从普通人家出来的爷孙俩,悠哉悠哉地在这热热闹闹的都府街头溜达。

他们一会儿停下来看看街边艺人的精彩表演,一会儿又走进店铺挑几样新奇好玩的小物件。

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老百姓们忙忙碌碌又开开心心的样子:有的在摊位前热热闹闹地招呼客人,有的坐在自家门口舒舒服服地晒太阳,还有一群小孩子在小巷子里嘻嘻哈哈地玩耍……眼前这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让宣德帝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一首挂着开心的笑容。

而第一次来到这花花世界的小安王,早就被这五颜六色的世界迷得晕头转向,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好玩的地方。

“爷爷,我饿啦。”

“好嘞,咱去吃饭!”

祖孙俩找了一家普普通通的饭馆,环境挺干净的,店里的装修也挺素雅。

“客官,二位来点啥?”

伴着一声清亮的吆喝,一个看着就很机灵的十几岁店小二,麻溜地来到了桌前。

“你们店有啥招牌菜不,来一个,再搭俩小菜,够俺爷俩吃就中。”

“得嘞,您擎好儿吧,保管您满意!”

爷孙俩喝着小二新添的茶水,悠哉地打量起店里的陈设。

“李兄,哇塞,今天夫子给咱们传阅你的文章,真是太让我惊喜啦!

没想到你一个公子哥,对农耕居然这么在行!

我得好好向你讨教讨教!”

“周兄,你可别抬举我啦。

我就是对农耕有点兴趣而己。

我家那边山多,粮食产量少,我爹这个父母官,为这事儿可没少头疼。

我来书院读书的路上,就多留意了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爹可真是个好官呢。

李兄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见识,真是让周某佩服啊!”

祖孙俩把耳朵竖得高高的,听隔壁桌的两个学子聊得热火朝天,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连小二上的小菜都没顾上吃几口。

“周兄,你也别光说我呀,你在算数上那也是很厉害的哟!”

“李兄,你过奖啦。

咱们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将来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祖孙二人闻得两位学子所言,皆若有所思。

原来这时他们就结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