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穿书了,穿成了和我同名同姓的炮灰状元郎。

但没想到的是,刚穿过来就被人人惧怕的反派暴君给看上了。

反派暴君趁我不注意,给我关起来了。关起来了?!!

不是,原文可没有这一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静观其变,宁死不屈。但架不住我是个颜控+手控啊!

反派暴君这样就算了,其他人怎么也这么与原文不一样?(故事纯属虚构)

1

我穿书成了我正在看的小说里和我同名同姓的炮灰男配,为什么说是炮灰?

只因他的出场实在太少,唯二的出场一次是他从众多科举学子中脱颖而出,大杀四方,斩获了状元;另一次则是替男主挡灾,被反派暴君五马分尸,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原主原本的抱负是希望他能通过他自己的学识和本领来劝谏反派暴君,希望反派暴君能勤政爱民,也希望自己能为不想做些实事。

但原主只来得及进行第二个愿望,第一个还没开始,甚至第二个也只完成了一半,然后就被反派暴君给处置了。

于是,我还是决定在殿试之前,专心备考,然后尽己所能的造福百姓。不管是个什么官吧,最好不要介入到原文里的权斗,我可不想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我希望以此来给另一个我一丝慰藉。另外,远离主角们!哎,咱主打一个谁也别惹谁。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摘抄自百度百科)

在这个架空的朝代,仍然是分为乡试,省试,殿试。

别说,原主不愧是原文里的状元,在省试中名列前茅。

省试之后就是殿试,殿试主要考的是策论,策论是指一种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策论在古代中国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通常用于‌科举考试中,以测试考生的政治见解和分析能力。‌

反派暴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