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曹贼的乌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到了这天的日暮时分,汉中城的府衙内,诸葛亮结束了他一天的办公,将头从堆积如山的简牍中抬了起来。

正当他准备回屋休息时,就听门口书童来报,说是柳隐句扶二人到了。

“这二人终于来了?”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便回到桌案前,示意书童领二人进来。

诸葛亮自从刘备白帝城兵败以后,几乎一人扛起了蜀汉所有的政务,所以哪怕是他们两个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诸葛亮也要亲自认命一番。

并且阴平郡郡守也曾向诸葛亮推荐过这二人,说柳隐是当世奇才,而句扶则是勇武过人。

日后定能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材,因此诸葛亮便要立刻接待二人。

可身旁的马谡却觉得不以为然,反而劝诸葛亮快去休息,自己来接待这二人罢了“丞相,这柳隐不过是成都布衣,而句扶则是汉昌蛮子。

阴平太守的话估计只是为了夸大其词。

因此,我来接见二人就行,不劳丞相亲自费心了。”

这马谡也是三国时期蜀***才,此人虽然被刘备评价为不堪大用,但自从其兄长马良于夷陵战死以后,便时刻跟随诸葛亮左右,经常帮诸葛亮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深得诸葛亮的信任。

想想也对,毕竟一方面是自己挚友的族弟,自身又过于才华横溢,诸葛亮没必要不喜欢这个小自己九岁的弟弟一般的人才。

想想也对,如果马谡不独自领兵,而只当一个参谋,没准也能名垂青史。

但诸葛亮却依然摇了摇头,说到:“昔日周公为了贤才能三次突出饭菜,曹贼也可为了许攸一人而赤脚相迎,亮又怎能因为疲惫而怠慢了各郡推荐的人才呢?”

说着便坐回堂前。

见二人一起进入堂中,诸葛亮先是对句扶的用兵之道进行了简单的考察,发现他天赋极佳,只是缺少实战经验,便让他跟随同样出身益州的吴懿将军好好磨炼一下。

而对于柳隐来说,诸葛亮则是有些看不上的,原因无他,只因阴平太守在举荐信中说他擅长改变现有规矩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诸葛亮虽不是迂腐之人,但他现在己经年过西十,对于一些太过天马行空的事情,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还是象征性的问了一个问题:“休然,你觉得这次北伐战略要如何部署?”

听到诸葛亮这样问,柳隐心中不免有些惊愕,自己一个刚被太守举荐上来的小人物,难道就己经可以谈论这么重要的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柳隐不敢怠慢,大脑飞速回忆起前世诸葛亮北伐的经历:“丞相,昔日太祖高皇帝以樊哙为疑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今敌强我弱,定然不可强攻,只可智取,可派遣如魏延,赵云这样的名将扬言要出斜谷道进攻郿县,而您再率领大军出祁山道,进军天水郡,天水郡素来与曹贼中央不合,只要我大汉天兵一至,其郡守必定望风而降。”

听完柳隐的回答,诸葛亮不免有些吃惊,毕竟这正是他的计划,见柳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才,诸葛亮不免起了爱才之心,说到:“休然,可愿在亮帐下听候差遣?”

听到诸葛亮如此抬举自己,柳隐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但又看到一旁的马谡明显的嫉妒的目光,他内心不免又打起了退堂鼓。

但他转念又一想,马谡本人也就只剩下不到半年的寿命了,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于是便像诸葛亮深深地作揖:“隐本山野草人,承蒙丞相爱戴,隐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句扶看到自己的朋友被丞相所赏识,不免心中开心。

从官府出来后便拉着柳隐前去喝酒,喝到高兴之时,句扶向柳隐说到:“休然,这次北伐,我们一定要让曹贼知道,从今以后,你我二人便是盘旋在曹贼头顶上的两片乌云。”

“乌云吗?”

柳隐虽然表面笑着附和,但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这个大汉,只剩下30来年的寿命,自己的前路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