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逆风翻盘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逆风翻盘此时林朝朝蹲在竹架前给鱼干翻面时,指尖轻轻触碰到那层薄盐,细腻的盐粒摩挲着皮肤,带来一丝微凉。

风里飘着的鱼香裹着咸腥,像根细针首往鼻腔里钻,那股浓烈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她听见王婶的竹篮磕在门槛上发出清脆的轻响,抬头正撞进对方欲言又止的眼神——王婶的手指绞着蓝布围裙,指甲盖泛着白,关节处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

"婶子要是信不过,明早跟我去滩涂。

"昭昭把最后一串鱼干挂稳,起身时膝盖压得竹架吱呀响,那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清晰,"我捞鱼的时候您盯着挑,剖鱼的时候您在边上看,晒的时候您守着翻。

要是真用了臭鱼——"她指了指竹架上金澄澄的鱼干,那金黄色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这些全送您,再赔您十斤新晒的。

"王婶的喉结动了动,身后张婶突然挤进来。

张婶的花布头巾歪在耳边,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红薯,红薯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我信昭昭!

上回我家小崽子落水,要不是昭昭拼了命游过去捞,我家那混小子早喂螃蟹了!

"她拍着昭昭后背,力道大得能震落鱼干上的盐粒,那盐粒簌簌地落下,发出细微的声响,"明儿我天没亮就来,给昭昭搭把手!

"林朝朝眼眶热了热,伸手握住张婶粗糙的手背,那粗糙的触感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系统面板在她眼前闪过一行小字:"”获得村民信任度+10%,触发隐藏任务潮音手作:教会5名村民传统鱼干腌制法,奖励:优质海盐50斤。

"“她低头把系统提示扫进眼底,再抬头时笑得虎牙都露出来:"”婶子们要是愿意学,我明儿连阿太传的三翻九晒口诀都教“第二天凌晨西点半,潮音村的天还没透亮,天空中闪烁着稀疏的星星,像镶嵌在黑色绸缎上的宝石。

林朝朝背着竹篓走在前头,脚边跟着打哈欠的张婶、揉眼睛的王婶,还有拎着小马扎的林奶奶——老人裹着藏青棉袍,腰间别着那把磨得发亮的铜梭,那铜梭在微弱的光线下隐隐泛着冷光。

"朝朝妈怀小妹那会儿,我也是这时候去滩涂。

"她用铜梭戳了戳脚边的水洼,水洼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发出清脆的声响,"看这波纹,退潮还得半个时辰,正好挑片干净的礁石。

"李大山蹲在村口老榕树下,烟卷在指间明灭,那闪烁的火光在黑暗中格外显眼,偶尔飘出的一缕青烟带着刺鼻的味道。

他看着林朝朝一行人打眼前走过,张婶目光瞥见他时故意提高嗓门:"李叔不去监工?

林朝朝可说了,您要是去,她连剖鱼腹都让您上手!。

"他捏烟的手指一紧,火星子烫得虎口一阵阵发疼,到底还是没敢应。

滩涂上的天光一点点亮起来,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随后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橙红色。

林朝朝赤着脚踩在湿软的泥沙里,那泥沙从脚趾间挤过,带来一种细腻而柔软的触感。

裤脚卷到膝盖,手腕上系着奶奶编的贝壳绳——那是她辨认潮间带的"指南针"。

"婶子们看这儿。

"她弯腰捡起只马鲛鱼,鱼身还沾着晨露,银鳞在光下泛着碎钻似的亮,那光芒刺得人眼睛微微发痛。

"新鲜的鱼眼睛是透亮的,鳃是鲜红的。

"她指尖轻轻一按鱼腹,那鱼腹弹性十足,按下去的地方很快又恢复了原状,"摸这儿,有弹性才对。

要是臭鱼——"她指了指不远处被潮水冲上来的死鱼,肚皮鼓得发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早软趴趴的,鳃都是黑的。

"王婶凑过去摸了摸,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子:"哎哟,我以前买鱼就知道看大小,敢情还有这么多门道!

"张婶举着刚捡的鱼首乐:"朝朝丫头你瞧,我挑的这只,眼睛比你家小妹的玻璃弹珠还亮!

"苏砚背着相机跟在后边,镜片上蒙着层水雾,那水雾让他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他蹲下来拍林朝朝剖鱼的手,镜头里那双手沾着鱼油,却灵活得像跳舞——刀尖顺着鱼腹划开,内脏被小心挑出,连鱼鳔都完整地留在腹腔里。

那鱼油在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发出淡淡的腥味。

"这是留膘法。

"林朝朝抬头时额角沾了点盐粒,"阿太说,鱼鳔里的油渗进鱼肉,晒出来才香得透。

"苏砚的镜头晃了晃,鬼使神差地把这一幕也收了进去。

从滩涂回来的路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

远处的山峦被染成了橙红色,与蓝色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路边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当天晚上,苏砚把视频剪好时,手机屏幕却亮得格外刺眼。

他坐在林家堂屋的八仙桌上,身后是晾着的鱼干,影子在墙上晃成一片金网。

"你看这个镜头。

"他把手机递给昭昭,画面里是她蹲着剖鱼的侧影,晨光从背后漫过来,把她的轮廓镀了层金边,"配文用你奶奶的话怎么样?

潮音的鱼干,晒的是海的味道,守的是心的干净。

昭昭盯着手机里的自己,突然想起七岁那年发高热,奶奶攥着她的手说"昭昭要撑住,阿太的铜梭能挡灾"。

她摸了摸腰间的铜梭,冲苏砚笑:”再加句想看真鱼干怎么晒?

来潮音村,我带您赶海。

“视频发出去的第三晚,昭昭的手机开始震个不停。

先是王婶的侄女在评论区留言"给我留二十斤",接着是隔壁镇的农家乐老板打电话要合作,最离谱的是有个上海的游客私信:"我下周飞夏门,能跟您去滩涂吗?

"林小妹举着手机冲院子里喊:"阿姐!

又有十个订单!

"她的胶鞋在青石板上踩得哒哒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那个沪市的阿姨说要体验晒鱼干,还说要给咱们村拍vlog!

"林朝朝手上数着厚厚的一沓订单本,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坑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

订单量是之前的三倍,仓库里的马鲛鱼却只够再做五批。

她咬了咬嘴唇,转身对围过来的婶子们说:"婶子们要是愿意学,明儿起我教大家腌鱼干。

赚的钱咱们分,村头老杨家的空屋收拾收拾当作坊——""朝朝!

"张婶突然从巷口跑进来,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乱翘,那白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你…你家仓库…门锁被撬了!

"此时林朝朝的心跳漏了一拍,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愤怒和焦急,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应对的办法。

她跟着张婶往村尾跑,苏砚的脚步声在身后急促地响。

仓库门歪在门框上,地上散落着空鱼筐,墙角还剩半袋没来得及收的海盐。

那海盐在月光下闪烁着白色的光芒,发出淡淡的咸味。

林朝朝蹲下来,指尖触到地上的泥印——是42码的胶鞋印,和李大山总穿的那双一模一样。

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试图寻找更多的线索,排除其他可能的嫌疑人。

更刺眼的是,泥印边躺着截没抽完的烟蒂,还沾着点红漆——那是李大山总买的"红塔山"。

"怎么会这样......"林奶奶扶着门框喘气,铜梭在腰间撞出轻响,"这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啊。

"林朝朝站起来时,后背抵着冰凉的砖墙,那凉意透过衣服渗透到身体里。

离交货日期只剩五天,仓库里的原材料全没了,可订单上的名字还热乎着——有给孙子买鱼干的老奶奶,有要送客户的农家乐老板,还有那个说要带女儿来赶海的上海妈妈。

她摸出手机,通讯录翻到"潮音村妇女群",拇指在发送键上顿了顿,突然笑了。

"小妹,去喊张婶王婶她们来。

"她把订单本塞进苏砚手里,"苏砚哥,帮我查查最近的渔船什么时候回港。

"转身时,她看见院外的老榕树影里闪过个身影——是李大山,叼着烟卷,背在身后的手似乎攥着什么。

林朝朝摸了摸腰间的铜梭,按下群聊发送键:"婶子们,明早五点,村头老槐树下***。

"手机屏幕亮起,群里立刻跳出九十九条消息。

她望着窗外渐起的月光,听见海风卷着鱼香扑进窗户——这一次,她要让潮音村的渔娘们,把被偷走的,全都抢回来。